新学期“第一会”:聚焦学科建设 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2-27

2月26日下午,广东白云学院在北校区国际会议厅召开2024年春季学期“第一会”——中层干部扩大会议,聚焦落实“十四五”规划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上,校长雍和明作了《学科与学科建设——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钥匙》专题报告,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图片 1.png

校长雍和明作专题报告

雍和明在报告中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国学科分类体系,中国学科体系与美、英、德等国的比较,国家关于学科建设最新重要法规和动态,学科建设内容、路径与方法这五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雍和明指出,广东白云学院作为本科高校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这是学界共识;作为应用型高校,同样需要学科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倒逼教育工作者思维变更。广东白云学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未来的民办高校竞争中获取优胜地位,必须进行办学认识改造、更新和提升。学科建设成果,特别是前沿性与前瞻性成果,对本科教育教学发挥驱动、引领和提升作用,直接关系到本科教育教学的层次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谈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时,雍和明指出,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以学科为依托的。学科是“皮”,专业是“毛” ;学科是“树根”,专业是“枝干”。科研是根,教学是果。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雍和明指出,教学和科研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相辅相成。教学必须有科研支撑,否则就是教书匠式的知识传授,毫无创新可言,没有科研支撑的教学一定是质量不高的、创新元素缺乏的。科研是教师永葆教学活力、提升课堂教育质量的根本之道。教学是教师的立命之本,科研是教师的立身之基。传统上教师被定位为知识的传播者,但如今仅仅做知识的传播者是远远不够的,课堂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要真正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教师必须转型,成为前沿思想、先进理念、创新方法、高端科技、梦想抱负、独立思维、精神价值的传播者、引领者和构建者。作为教师,其最大魅力在于向学生传递思想、价值和精神。学科专业建设都离不开创新驱动,科研是源动力。教师最明智的人生投资是科研,教师最大的幸福是通过教研教改将最新学科知识与技能成果带进课堂,教好书育好人。

谈到学科建设的方法和路径时,雍和明强调,关键是实现五个转变:学科建设层面要从二级学科层面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并举,侧重一级学科转变;学科建设队伍要从个体自由发展、团队松散无序型向方向集约型、项目带动型转变;学科建设视野要从校内比、省内比向全国同类院校比、同类学科比转变;学科建设平台要从校省两级并重向校省两级、国家级学科平台基地发展转变;学科建设环节要从重申报、轻建设、疏管理向申报、建设、管理并重转变。最根本的转变是:从高职教育的学科认识层面向综合性应用本科高校发展需求层次的学科建设转变。

雍和明指出,科研创新也要实现五个转变:科研队伍要从个体提升、个体评价向团队发展、整体评价转变;科研活动要从个体闭门研究向开门研究、团队研究、协作攻关转变;科研成果要从简单的数量与规模导向向高水平、高级别和高引用因子转变;科研项目申报要从低端横向项目向各级纵横向项目并重、立足省部级、国家级项目突破转变;科研管理要从一般性事务管理向单位整体申报辅导、申报书个案针对性指导、科研项目规范管理转变。最核心的步骤是提升信心、强化能力、久久为功。

雍和明最后强调,做好学科建设必须着力提高五个方面的素养,这就是:培养两个眼光(国家高度、国际视野)、两种意识(前沿意识、前瞻意识)、两类思维(战略思维、独立思维)、两大本领(理论功底、实践技能)、两个抱负(肩负责任、心存情怀),久久为功,必有收获。

图片 2.png

党委书记孙国忠讲话

会上,党委书记孙国忠就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学校党委工作要点进行了工作部署,具体包括了突出抓好政治建设、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强化党建工作力量、增强基层“两个功能”、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做好宣传服务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大统战工作力度这十个方面。他指出,我校党建工作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2024年将再接再厉,锚定目标,加速奋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图片 3.png

会议现场

会议由执行校长程玮主持。执行校长程玮,副校长陈春发、李红英、陈峰、肖军田分别部署了新学期工作。

学校领导和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各专业负责人、系正副主任线上同步参会。(图文/党委宣传部赵利兴、吴斌  责任编辑曾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