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应艺术设计学院邀请,四川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赵岚教授为我校师生作《科研境界的“三重门”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副校长陈春发,艺术设计学院执行院长方建松以及艺术设计学院、传媒学院一百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讲座。讲座将围绕新时代新文科成员的新使命、多巴胺vs内啡肽以及科研境界的“三重门”等话题展开。
讲座现场
在讲座中,赵岚教授提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新的局势,在此局势之中,我们需要认清大势,把握趋势,看清局势——顺势而为。赵岚教授阐述了我们现处于AI迅速发展的时代之中,并详细解释了AI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AI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挑战。包括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AI来提升人类的创造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
其次,赵岚教授指出目前“新文科建设”正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新主题与新议题。“新文科教育”建设的核心内涵应指向“回归文科教育的育人本质”,因此在新文科教育体系之下,教师们的课程构建需适应当下“人才培养之指向”的需求,进而实现“文科育人模式”的变革与优化。
讲座的最后,赵岚教授探讨了多巴胺与内啡肽所带来的快乐、痛苦、成长、创造等方面的关系,以及提出科研申报是教师们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科研人员与社会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在科研申报中,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教师们要在时代的激流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不断突破自我的内心境界,认识世界,完善自我。赵岚开阔的国际视野、缜密的逻辑思维、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娓娓道来的讲解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合影留念
本次讲座氛围融洽,赵岚教授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触动了在场的教师,为艺术设计学院、传媒学院教师们在教学与科研之路上带来了新的灵感与启发。(图文/艺术设计学院孙钰洁 责任编辑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