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联合举办的2023年度社会工作教育实践案例大赛颁奖典礼暨主题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顺利举行。我校社会工作系师生团队梁良(团队成员:梁泳琪、张倩昕、杨晓婷)所申报的教育实践案例荣获大赛“二等奖”。
团队代表梁良上台领奖
本次大赛旨在促进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事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校和社会组织互学互鉴、协同育人。大赛于2023年6月启动,共收集案例162个,经大赛组委会初评、双向匿名通讯评审、复核等环节,最终24个案例脱颖而出。
荣誉证书
大赛交流环节中,团队代表、社会工作系副主任梁良现场分享了残疾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教育实践案例成果,激发社会工作专家、学者和同仁们的讨论与思考,并获得参会专家、学者的肯定,充分听取意见。
梁良老师现场交流分享
本次教育实践案例是我校《残疾人社会工作》课程校企协同建设、育人成果之一。坚持以生为本、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下,该课程不断深化产教融合,转化成果。结合2022年9月,广东首位全盲高考生、“追光”女孩晓婷同学入读我校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情况,为更好保障其随班就读,我校除尽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无障碍环境,社会工作系在专业教育和培养上设计个别化方案。其中,《残疾人社会工作》课程结合晓婷同学实际情况、专业学习要求,从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等角度出发,与其共同明确、设计职业发展规划。
《残疾人社会工作》课程日常教学
课堂中杨晓婷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
杨晓婷同学课下与老师的交流
社会工作系结合课程改革,协同广州市融爱社会服务中心展开校企协同育人,先后联系广东省盲人协会秘书长张倩昕,为课程提供无障碍服务实践教学,并为晓婷同学召开校企协同对接就业讨论会。立足学生需求,对接适合晓婷同学的实习岗位,进一步深化课程的协同育人,以更好地使学生在实习期间通过学校与机构等导师辅导,形成残疾学生社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合力下,在实际服务情境中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杨晓婷同学在校企协同对接会上发言
除了教学过程中,课程主讲教师梁良等不断加强与学生、社工机构等沟通交流与协作,了解和跟踪学生课后实践,企业实习状况,及时反思课程教学,总结教育成果,并积极参与教学竞赛,以赛促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此次教学案例获奖充分展现了工商管理学院校企协同育人的成果,同时也是社会工作系教师团队致力于教学创新和实践育人的初步成果。未来,社会工作系将不断提升教师教研水平和能力,从学生需求出发,促进高质量复合型、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图文/工商管理学院梁良、梁咏琪 责任编辑赵利兴)
大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