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白云说】N0.2成骏:聚焦数字化协同育人,融创乡村实践教学新理念

发布时间:2023-09-28

编者按:“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为进一步激发一线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特别推出系列报道“最美教师.白云说”专栏,刊发我校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展示他们在教育教学上的卓越成就。

这些优秀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关爱学生成长,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谨以这个系列报道向全校教师致以最高的敬意和感谢。

图片 1.png

成骏,2006年8月入职广东白云学院,现任传媒学院副院长,在其从事教育行业的17年来,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厅级项目7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4部;发表论文10多篇,曾获广东省级一流课程主持人,广东省高校美育优秀案例三等奖、广东省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30多项。

再回首,攻坚克难,打造省一流本科课程

2021年,成骏的本科课程《网页视觉设计》荣获广东省一流课程,而在此之前,该项课程的教学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在来到广东白云学院成为教师之前,成骏副教授曾在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网页设计实践经验,这也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一门多学科交叉、老师不敢接、学生不想学的课程,让众多老师棘手的课程,却在成骏副教授的手中开出了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遇到代码的问题时会有畏难情绪。”成骏副教授深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道难题,“代码本身就不是艺术类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我想以一种价值观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对自己目前的学生产生目的,明确现在的学习未来能够产生的价值,由此对自己的专业和自我价值产生认同感。”同时,成骏副教授也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将近年来热门的企业案例与课程结合,再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最终打造出“六课融合、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并将其用于该课程的教学之中。“我一直强调我们的老师,要让企业的项目入课堂,让竞赛项目入课堂,让创新项目入课堂,并加上线上的网络课和思政课,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成骏说道。

图片 2.png

成骏副教授运用启发式教学深入浅出为学生解读网页编排设计的原理

课堂上,迁思回虑,培养学子受众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成骏与学生的相处一直秉承着“尊师爱生、民族平等、教学相长”的理念,他对学生也常怀一颗包容之心,成骏说:“我认为老师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学,而不是单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我们应该要以学生为中心。”

成骏调侃道:“我这样的男中音,在课堂上难免容易让学生进入梦乡。”那么该怎么办呢?于是他在课堂上总是将“讲”和“练”穿插着进行,在理论课的部分通过一个课堂小测试或是一个提问环节,让同学们“提神醒脑”的同时,及时检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网页视觉设计》的授课老师,成骏副教授十分看重如何培养学生的受众思维,成骏副教授认为,设计不应只从美学美感或者实现技术和方法这些角度出发,做设计的学生更应有从营销和传播的角度理解设计,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同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要将学生打造成“多面手”,一专多能,既有奇思妙想,又能设计出众,也能精准传播。

图片 3.png

学生网页设计作品: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树立文化自信

余暇时,勇挑重担,助力乡村脱贫振兴

2020年,由成骏副教授带领的科技扶贫团队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落实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发现问题,凝练科技助农项目”工作要求,来到了兴宁村。提到此次农村特派员的经历,成骏副教授认为,此次经历让自己的思路和视野也更加开阔。在兴宁村,成骏副教授依托自己的专业特点,将互联网与艺术时尚相结合,在农产品的包装上融入时尚元素,扩大了农产品的消费群体。“农产品的包装既要体现农产品的原生态,同时要有时尚感,目的是刷新城市消费者的印象,吸引购买力。”

同时,成骏副教授还将实践融入教学,召集了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们,在学校的U创长廊办起了网络直播,通过网络直播向消费者展现了兴宁村农产品“绿色、天然、生态”的品质与地方特色,取得了十分出彩的成绩。成骏副教授团队此次的项目也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增产增收,改变了兴宁大村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图片 4.png

品牌与包装设计成果展示

最后,对于未来的工作,成骏副教授表示,接下来会从团队建设、各专业的研究方向以及教师的工作流程等方面入手,将课程与数字化进行更加深入地结合,在项目的建设和研究方面下功夫,让传媒学院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图文/大学生记者团阮丹妮、周雨晴、葛靖 责任编辑赵利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