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8月初,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广东白云学院与“李”相约实践团一行在暑期奔赴新丰县沙田镇河洞村,开展以“青年融媒助力新丰三华李品牌推广”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用脚“丈量” 助力果农展实干
时逢立秋,但依旧暑气蒸腾、秋阳肆虐。实践团的成员们头顶烈日,穿梭在漫山遍野的李树中,一手挎竹篮、一手摘嫩李,他们配合默契,采摘过程有条不紊、如火如荼,双手更是“噼里啪啦”个不停。连片成园的李子硕果累累,队员们忙于采摘,丰收的喜悦化作爽朗的笑声,为果园平添了几分热闹。经过合力摘李、精心分拣后,原先果香诱人、果实饱满的脆红李被悉数收入筐中并打包运送至货车上,实践团的助农志愿服务活动也受到农场工人们的一致好评与认可。
实践团成员在农场采摘
用耳“倾听” 深入调研有方向
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调查研究中学思践悟、细照笃行。为全面深入了解赤竹坳农场的建设情况,实践团围绕发展历史、特色产业、典型案例三个方面,开展实地调研并进行深度访谈,此外,团队紧扣宣传主题,积极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融媒体在农产品品牌推广中的应用路径与培育策略,为当地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实践团既从大局入手,向村委和农场代表学习乡村振兴的建设经验,又从小处着眼,深入田间地头,与附近村民们进行交流,了解乡村振兴为他们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实践团收获到很多有效回馈,成员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乡村田野的魅力,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更对乡村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便于未来更好地总结优质经验,传播高效做法。
实践团向村委会、负责人调研农场建设情况
用眼“发现” 墙绘乡村添魅力
活动之余,实践团成员发现周边村居院落交错有致,目之所及红砖白墙、田间小道阡陌纵横,房前屋后绿树掩映,令人不禁赞叹新农村新面貌,于是在农场附近进行实地考察、讨论交流,最终确定一条路边砖墙作为墙绘对象。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实践团成员观察每一处细节,不断调整和修正,力求将墙绘工作做到最好。弯腰、抬臂、起手、上色,画笔在光影间跳跃,李子的形象跃然墙上,原本单调的红砖墙顿时有了活力,变身成河洞村内一抹别样的风采。
实践团进行墙绘
用心“感应” 融媒推广亮品牌
通过前期调研,在与农场主对接具体需求后,实践团决定统筹利用高校新媒体资源,提供个性化、年轻化的短视频创作传播等服务,提高当地知名度,以此辐射带动更多特色农产品进入大众视野。团队按照赤竹坳农场绿色有机、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进行品牌Logo策划,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同时以李子为主题设计Ip形象,提高农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效益。
实践开展期间,团队将无人机航拍技术和相机细节摄影技术相结合,利用科技力量,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收集相关素材,此外,团队成员寻找多重视角,巧用构图方法,将静物拍摄玩出新花样,为最终制作出的宣传推介视频润色不少。
实践团设计农场品牌Logo(左)与李子Ip形象(右)
团队成员吕道义表示,“看再多的纪录片、上再多的讲座课,其效果都不如躬身实践”。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团队成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在这趟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中,实践团将不断总结经验,尽己所能,发挥所长,为乡村振兴和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持续注入青春动能。(图文/校团委王晓艳 责任编辑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