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节】建筑工程学院专场格外引人瞩目

发布时间:2023-04-29

4月26日,广东白云学院第二十六届科技创新节拉开帷幕之际,建筑工程学院专场也正式登场。专场分四个模块数十个系列项目,格外引人瞩目。

01竞赛获奖展示区

第一模块设置为竞赛获奖展示区。主要陈列近一年来建院学子在各大国家级、省级竞赛中的获奖成果,如第八届互联网+省级奖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奖项等,一方面肯定获奖学生的付出,树立榜样作用,另一方面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优秀自己,更为学校争光。

02“粤港澳大湾区装配式培训中心”项目展示区

云雁装配项目——装配式建筑结构数字孪生仿真实训平台

宝鼎晶老师给学生带来了一场实战演习,赛程分为“初步淘汰赛”与“冠军争夺赛”!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利用数字孪生设备搭建出装配式建筑单层房屋,在搭建过程中,考评员将对参赛选手的每一道工序进行主观评分,综合数孪设备的实时监控数据,给出最终比分,评出获胜者。可谓是紧张紧凑、精彩刺激、贴近专业特色和前沿科技水平的综合考验。



1WPS拼图0.png

数字孪生仿真实训现场

云品智建项目&匠新BIM工作室——BIM+VR虚拟仿真技术

本次BIM+VR虚拟仿真采用了与企业合作的BIM协同智慧建筑工作平台的施工安全虚拟仿真作品与匠新BIM工作室的校企合作项目成果,实现了从常规的信息化模型到智慧建造的升级,给现场师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与惊喜。

图片 4.png

校领导体验施工安全虚拟仿真

图片 5.png

参观者体验校企合作项目VR作品       

云堡速建项目——免支撑施工新技术

“PHF建筑体系”的免支撑施工工艺, 用刚性连接头的连接功能,创新的钢结构榫卯连接预制混凝土梁柱的施工方法,增强预制混凝土梁柱连接部分抗折性能,解决了安装预制混凝土梁柱框架时,需要大量脚手架支撑,造成施工成本高,施工速度慢等弊端,也给安装带来很大的便利性,提高施工效率,施工安全性较高。

图片 6.png

“PHF建筑体系”的免支撑体系

03专业特色展示区

集结学院六个专业的特色,展现严谨美妙的技术风采。

生态微景观设计作品

武欣老师带领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完成的春满园、高山流水、国风.诗意山水、寂静.汹涌、静溪悦畔、曲径通幽、雅趣、竹青旬日等生态微景观作品,营造了静谧、丰富、极具格调的微缩自然,让人不禁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原来建筑工程也能如此“柔情似水”。






3WPS拼图0.png

生态微景观作品

图片 13.png

师生共赏生态微景观作品  

建筑设计作品、建筑手绘作品

为增强同学们的手绘能力以及对设计表达绘画的热情,陈艳老师以科技创新节为平台,举办了一场集想象、创作和能力为一体的“第六届手绘大赛”。

此次展出的手绘作品基本功扎实、笔画流畅,在“国际大学生手绘艺术与设计大赛”和“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中获得过金、银、铜奖的好成绩,值得细细品味。在加强学习交流、提高学生绘画欣赏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图片 14.png

建筑手绘作品  

图片 15.png

建筑设计作品

建筑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品,不需要刻意造型,而是真实地反映人性、自然,给人无垠的想象空间,引发人们丰富的心理活动。建筑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应该延伸到人的精神世界。

本次作品展分为幼儿园、图书馆、高层建筑、文庙设计四类。尹孟泽老师带领建筑学专业学生了解和吸收建筑专业理论,适应新技术快速发展,唤起作为设计师要时刻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建设的责任感,激发我们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为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的思索。

工程测量作品

本次展示分为一级导线作品展和四等水准作品展。

一级导线作品展:在校园区域进行城市一级导线测量,使用的仪器设备为2"级南方NTS-342R6A全站仪、三脚架、棱镜和对中杆等。

四等水准作品展:在校园区域进行闭合水准路线观测,使用的仪器设备为DSZ3自动安平水准仪、双面尺、三脚架和尺垫等,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测线检核高差闭合差fh≦±20


图片 17.png

学生现场调试测量仪器

新农村建设房屋建造与施工模型

新农村建设房屋建造与施工模型(1:5及1:10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钢筋结构模型)项目是课程的延伸,通过模型搭建提高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钢筋混凝土的设计理论。

图片 18.png

  新农村建设房屋模型

另外,还有互联网+重点培育项目——将纤维增强塑料(FRP)用于新城镇房屋隔震技术以及科技特派员帮扶乡镇项目——地心村花海规划设计。精彩纷呈!

04 学术讲座——社区规划师进校园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蔡振勃专家介绍了历年的“三旧改造”拆迁政策情况,引用猎德村、大源村等多个村落的实际案例,生动诠释了“1+1+N”政策体系,并通过“项目入库—片区策划—补偿签约”等各个流程的详细讲解,分享了关于广州城市更新发展、政策与案例分析等内容,加深了学生对高标准城市设计的理解,并激发其对城市更新及高质量发展专题的兴趣。(文/建筑工程学院郭娟   图/建筑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曾进)

4WPS拼图0.png

蔡振勃专家的城市更新专题讲座现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