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院长梁利民
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号角。近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务虚会,结合实际、强化部署,提出要使教育真正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
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学校各级立足实践、深入思考。官网推出【高质量发展.白云说】系列报道,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教师围绕"十四五"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思考、新观点、新举措,一起谈目标、说方法、比干劲。
当前,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这一设定下,体育学院如何落实体育强校,促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体育学院院长梁利民这样说。
梁利民院长表示,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在国家教育部、广东省政府、省教育厅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中,都具体提及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的表述就有“……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协调发展。”就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强调应用型、技能型,其本质是帮助学生获得技术型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本质属性是技术技能职业性。它的目标是在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满足大众体育生活的需要下,针对不断变化的大众体育生活需求和不断变化的体育产业需求以及人才需求的情况,通过规范的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传授从事职业活动必须的职业技能、知识和能力,我们把它具体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体育职业人。为此,应注意职业教育与普通体育高等教育形式相结合。因为,体育高等教育中有一部分具有职业性,例如体育教育就是职业性较强的专业,主要培养体育教师;运动训练主要培养少儿业余体校或体育俱乐部的教练员;我院设置的体育舞蹈表演主要培养社会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教师等。其它体育高等教育中很大的一部分是通才教育。即就业面宽,针对性不强。例如,康乐体育和社区体育方向毕业的学生就业面宽,可以做培训教师、场馆管理、市场开发等,并不针对哪个就业岗位。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高校建设中,体育要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就业准备功能来划分此类教育的范畴的。在我国,目前由中等教育(少儿体校)、高等专科(体育高职院)、本科(各体育院系)、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所构成。应对现实变化,我们要做好职普融通,拓宽成长成才通道,服务每个学生在最适合的方面做出好成绩。我院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办好休闲体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专业,准备申报体能训练新专业,形成3个本科专业+工体教学部的规模。以此本科教育为基础,与企业共建,争取获得二级学科体育专业学位的授权,提升体育人才培养规格和层次,占据职业性教育的高地。
梁利民院长说,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促进体教融合,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任教之路。我们将尽快制定出可操作的计划,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我院担任专兼职体育教师或教练员的渠道,发挥体育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长,助力我校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和学生体质测试优秀率和合格率通过水平;加强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促进我校在省大学生运动会以及其它系列运动竞赛中专项成绩的提升。
梁利民院长强调,要推进乡村文化传承发扬,增强社会服务力。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是建设体育强校过程中服务社会的应尽职责。我院的醒狮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乡村传统文化体育项目,在近几年里,逐渐成为面向全国全世界的一张靓丽的体育文化名牌,连续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参加央视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的联欢活动等重大节目录制。在乡村传统文化体育项目建设中具有较强的落地可行性。以此为切入,逐渐带动我院的体育舞蹈、毽球、广场舞、游泳等系列项目的融入,形成体育+乡村游、体育+乡风民俗趣味运动会、体育+古驿道定向赛等系列主题活动。(图文/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