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曹玉华
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号角。近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务虚会,结合实际、强化部署,提出要使教育真正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学校各级立足实践、深入思考。官网推出【高质量发展.白云说】系列报道,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教师围绕“十四五”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思考、新观点、新举措,一起谈目标、说方法、比干劲。
“新的一年,机电工程学院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牢固确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坚持国际化引领、信息化支撑和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紧扣高质量发展内涵建设,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以应用技术转化、服务区域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曹玉华说,“要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方面取得新成绩,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谈及发展目标,曹玉华院长表示,一是要把好方向,深化“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力争将机械工程重点培育学科晋升为广东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二是要对标提质抓内涵,完善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新一轮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对标对表细化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开展典型案例培育。
谈及发展举措,曹玉华院长说,首先要引进与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1名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引进与培养1-3名高职称、高学历骨干教师,优化专业建设负责人队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多举措引进企业行业专才,聘请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负责人、专职教师等。其次是凝练学科方向。一是要重点打造机械学科创新团队,力争将重点培育学科机械工程提升。二是力争省级自然科学项目有突破。力争在学校的重点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上取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水平较高的成果。
曹玉华院长表示,高质量发展重在强化专业建设,为此,学院将采取12项措施:1)高质量完成2023年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深化教学改革,打造凝练专业特色;2)赓续 “大平台+小模块”式课程体系构筑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深耕“3+1”模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3)构建专业集群:使学院6个专业构建平台基础课程、新工科通识课程。4)强化工程认证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一流专业)的教学管理,迎接IEET工程认证的中期检视,为参加教育部专业工程认证做准备。5)在省级一流课程:工程材料、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的基础上,孵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力学;6)构建“校企双元”课程(智能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五轴加工编程技术、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巩固实践教学的成果。7)新工科专业平台课建设:《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资源建设,视频录制;8)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新增学士学位授予权准备工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10)新能源汽车工程新专业申报:新能源汽车工程新专业申请报告、人才培养方案等资料撰写,调研材料的收集、整理。11)实验室建设:新立项实验室建设和实验项目开发。12)开展科技创新节的各项活动,开展第九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院内重点项目培育及校赛、省赛组织、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包括图学、挑战杯、电子商务三创赛、蓝桥杯、金相技能大赛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图文/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