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白云说】N0.1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院长张大斌:四大创新 赋能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27

图片 1.png

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院长张大斌

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号角。近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务虚会,结合实际、强化部署,提出要使教育真正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

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学校各级立足实践、深入思考。官网推出【高质量发展.白云说】系列报道,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教师围绕“十四五”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思考、新观点、新举措,一起谈目标、说方法、比干劲。

“产业学院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组织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被列入新工科“能用管用好用”的九个一批示范成果。广东白云学院曙光大数据产业学院是广东省首批10所示范性产业学院之一。”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院长张大斌说,“结合5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提炼了一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策略。”

创新组织架构,构建“三四五六”产教深度融合体系

张大斌院长表示,要采取“专业集群+二级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组织架构进行协同育人。广东白云学院已有未来信息技术的三个本科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专业集群,基于专创融合和理实一体的思想,通过四个共享(师资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硬件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共享)、五个对接(对接国标、对接认证、对接新文科、对接新工科、对接岗位),实现专业集群的内涵建设。面向专业集群,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通过与企业开展六共建(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习基地、共建教师队伍、共建创新平台),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人才培养命运共同体,从而构建出“三四五六”产教深度融合体系。

图片 2.png

 总体实施框架

创新管理模式,建立更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在管理模式创新方面,张大斌院长表示,校企双方共同创建产业学院的决策管理机构——理事会,理事长采用“双理事长制”,由学校主要领导和中科曙光瑞翼教育主要领导共同担任。广泛吸收中科曙光生态企业伙伴加入理事会,确定理事会章程。产业学院理事会负责审议产业学院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报告,并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涉及学院运行及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检查督导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校企双方共同成立现代产业学院执行机构——建设委员会,现代产业学院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产业学院指导机构——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采用“双主任制”,由行业、企业及高校知名或权威专家共同担任。

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立未来信息技术培训中心

张大斌院长说,要依托产业学院,建立面向全国的未来技术培训中心社会服务平台。通过设立现代产业学院课程教学特殊岗位,激发教师积极参与培训,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本着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以共建的社会服务平台为载体,共同打造校企融合的产业学院混编师资团队,共同建设融合发展的高质量师资团队,共同培养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共同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服务、员工培训、成果转化等服务。

以未来信息技术为支撑,赋能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张大斌院长表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未来信息技术的时代来临,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拓展曙光大数据产业学院建设的推广力度和服务范围,有效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产业学院软硬件的资源,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开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工科、新文科建设。

除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工科专业本身的建设以外,将大数据相关课程嵌入到我校的计算机类、工程类、金融类、统计类、信息类、管理类等专业,通过微专业、专业集群、通识平台课的设计,制定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建立大平台的一体化综合实训,包括智能制造流程、物流和仓储等,满足新工科和新文科对未来信息技术的了解,优化升级现有的工科和文科专业。

张大斌院长最后强调,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未来信息技术,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建立现代数字经济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为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要求。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将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调整、评价、推广和反馈,期望在未来5年建设中能更进一步,在探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道路上一直持续下去。(图文/党委宣传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