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如何开展专业课程建设?教育学院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2-11-11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课程建设意识和能力,2022年11月10日下午 ,教育学院和教师发展中心联合,线上举办了主题为《高校青年教师开展专业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方法》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教育学院副院长雷晓云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曾文婕教授主讲。教育学院教师及学校其他学院或部门的教师积极参加,线上聆听讲座人数逾百人。教育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在博艺楼207室参会。

图片 1.png

图片 2.png

学院教师集中听讲座

曾文婕教授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首批“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她负责的课程“小学教育学”和“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分别获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首批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称号。 曾教授从课程平台建设、教学改革推进、“两径三基四策六步”整体学习方式的构建与实践、指向知识创造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和一流课程的申报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及团队的课程建设方法及蕴含的知识观、学习观等理念。

图片 3.png

讲座宣传海报

曾教授重点介绍了他们的课程建设经验。他们以课程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参与、获得和知识创造三大学习隐喻为理论基础, 明确课程定位,体悟课程的育人使命,建构了由基本目标、拓展目标和发展目标三层次构成的课程目标系统;推进以“预备课+共建共享”为路径的教学改革,教学改革重落实,并注重专业学习文化的建设,强调教师以文化人、学生向文而化,文化不令而行;注重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特色凝练,构建了“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条路径,开发了知识获得、情境参与和知识创造三类学习基础,整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混合学习四种学习策略,探索了“合作规划、自主学习、网络合作学习、学习为本评估和自主巩固学习”六步教学方法, 形成了“两径三基四策六步”整体学习方式;注重课程体系的建设,构建与实践了指向知识创造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曾教授还介绍了课程申报的经验,结合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五大课程类型,强调了申报课程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曾教授的讲座内容厚实,案例鲜活,对青年教师的专业课程建设,从理念到内容、从路径到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图文/教育学院苏晓琦、谭楚瑶、王明英  责任编辑曾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