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南粤青创组”团队: 深入旧住村,感受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2-09-24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青年:“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做贡献。”为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2021级金融学2班黄吉浩同学组建的“南粤青创组” 实践团,于7月5日至25日前往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旧住村走访学习,以小见大,从旧住村的脱贫历程中窥见祖国发展变化,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以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强国伟业。

1.jpg

旧住村风貌

旧住村,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东南部。这个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小村庄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地下党组织在山区开展工作中坚强的红色据点和革命堡垒。如今的旧住村,以规划为先、以红色革命文化为脉,发力乡村振兴,不仅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并且在政策支持和乡贤助力中,逐步走出一条红色文化融合生态旅游的发展新路子,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看展板——文明成果大家享。为了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村长在村文化广场的最显眼之处推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展板。随后,实践团跟随村长在村内的各处张贴关于宣传语言文字普及工作以及迎接全国推普周的专用标语,每天更新一条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口号,如“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等,力争为村民营造浓烈的宣传氛围。

2.jpg

参观宣传展板

观成果——百花齐放争相艳。团队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自国家发出乡村振兴的号召以来,旧住村在不断创新果蔬种植品种和模式,通过果蔬种植、果蔬立体栽培、无公害盆栽等多种方式,将旧住村从单一的水稻、玉米、红薯种植到愈发繁多的草莓、蓝莓、葡萄、柠檬等新品种经济农作物,实现农产品种植多元化。同时,在原有的农产品种植基础上,搭建将近20亩的花卉种植基地,丰富村农产品种植的同时,带动了村内“土蜂蜜”的生产;为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生态发展,旧住村村党支部曾组织村民于村内山头种植果树、经济树种近200棵,植树所用山地面积约50亩。四年过去了,如今树木早已郁郁葱葱。2022年初,部分村民在相关部门的批准下开始成立养殖场,水产养殖业也将带动旧住村经济快速发展,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重要作用。

3.jpg

郁郁葱葱的果树

提建议——经济文化两开花。语言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要素。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架起了农村经济发展桥梁。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地努力,目前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已达到80.72%,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旧住村为例,采取一地一策、差异化发展的策略,进一步提升乡村地区普通话普及率和水平,将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南粤青创组”自实践开展以来,分工明确,和谐共处。虽然实践过程艰辛,但酷暑并未消磨团队的热情,困难并未阻碍团队的脚步。此次与村民同吃同住的实践体验,让团队成员真切体悟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肩负起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更加坚定以实际行动去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信仰,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不畏险阻、勇挑重担。(文图/团委王晓艳、温燕红、吴佳佳、校学生会宣传调研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南粤青创组”实践团 责任编辑责任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