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辅导员系列报道】王超:用青春担当做学生的引路人

发布时间:2022-09-08

王超.png

王超,2020年入职广东白云学院,担任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易班工作站指导老师、医保专员,担任18级人力资源管理2、3班,19级应用心理学2、3、4班,A21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21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辅导员,在辅导员工作中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倡导积极的生活态度。狠抓日常管理,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思想贯穿整个工作中,注重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成长,主张在实践中锻炼,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2021年被评为2020—2021学年度优秀辅导员。

新学期,2022级专升本新生中,有这样的一位“特殊”的学生——我校首位盲人学生杨晓婷。杨晓婷所在班级:社会工作2班的辅导员正是王超。开学伊始,媒体采访不断,需要为杨晓婷做的事情很多,王超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忙前忙后,尽力为这位特殊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正式成为一名辅导员后,尽管在完成本硕学业期间,有过担任辅导员助理、研究生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的经历,但王超老师坦言:刚刚开始做辅导员时,工作中存在一些方法上的不足。如何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也在工作中逐步探索。

对于辅导员的工作,王超老师将他的工作感受归纳成三个关键词:“繁琐”、“收获”、“自信”。

王超老师给学生上党课.png

王超老师给学生上党课

“繁琐”是辅导员工作的一大关键词。王超老师作为学生支部书记、易班工作站指导老师、医保专员,同时担任三个年级的辅导员老师,王超老师的工作更是如此。王超老师目前有305名学生,至少都会与每一个学生有一次沟通,班会、宿舍、田径场等等的场合,都让他能够对每一个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对思维较为敏感的同学做进一步的关注。王超老师认为,在跟学生相处的时候要有“双重身份”。在学业、班级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方面,要以老师的身份严肃引导。但在生活上则要化身为一名知心大哥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搭建起信任的桥梁。

“收获”是王超老师对于工作的第二个关键词。辅导员的工作以学生为主,王超老师也在学生身上收获了种种感动。对王超老师而言,无论是学生获奖抑或是收到学生的道谢,甚至只是在学生身上发现十分微小的改变,对王超老师来说都是大大的收获。

王超老师与学生合影.png

王超老师与学生合影

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是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学生骨干团队给予王超老师的学生事务工作强有力支持的同时,王超老师也时常被同学们身上的精神冲击心灵。2022年4月,广州市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校园原有的宁静。王超老师带领学生骨干团队加入到白云区疫情防控的流调工作当中。王超老师回忆起当时的细节,以及学生党员的奉献精神时依然十分感动。他说,整个流调过程很长,无论是党团干部、易班的同学、班级干部都积极的参与到流调工作中,发挥新时代大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哪怕是在假期召集大家流调,党员同志也是义不容辞,党员的参与率达到90%甚至是98%以上。作为辅导员老师,王超老师一直陪伴在左右,坚守岗位,解决流调工作中所出现的点滴问题,与同学们并肩作战。

耐心解答每一名同学的疑问、上传下达学校的通知是王超老师工作的常态。很难想象,王超老师在成为一名辅导员老师之前也是一个小小的“社恐”。作为一名“新新”辅导员,他也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辅导员培训,通过工作实践增加实战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沟通表达能力,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引路人”。采访的最后,王超老师勉励同学们:认清你想要的,执着追求。(文/党委宣传部周钰滢 责任编辑曾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