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实践团:争做民族团结“石榴籽”,共育民族团结幸福花

发布时间:2022-08-01


为响应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关于2022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由机电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韩昊颖指导,机电工程学院201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2班石自强同学为负责人,共六个学院10名同学组建的“新疆是个好地方——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实践团队,深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各地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被评为2022 年广东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国家重点团队以及省级重点团队。

民族团结 与你常在

回顾2021年“新疆是个好地方——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实践团在新疆的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走进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古牧地镇皇渠沿村及新疆博物馆,访谈老党员海占天爷爷、实地调研乡村现状、感受同一乡村不同民族村民间的亲密关系及走访少数民族村民。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评为2021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优秀团队。在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表彰暨总结大会上,团队成员为同学们讲述在社会实践地的经历、分享了社会实践的感想,并号召大家一起加入到民族团结行动中。在过去的一年里,实践团成员持续和实践地的村民与海占天爷爷保持联系,关心当地的发展情况。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为民族团结事业添砖加瓦,我们一直都在。

2022年暑期,“新疆是个好地方——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实践团队长带领新成员整装出发,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县托里乡、水磨沟区会展纬六路凤起街、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伊犁霍城县、巴州焉耆县社区及乌鲁木齐市博物馆,通过随机采访、人物专访、实地调研少数民族村落、参观博物馆等调研方式,利用线上会议讨论+直播的方式与无法去往新疆的团队成员一起了解新疆各民族发展现状,深入社区感受民族团结,积极探索新疆的变化。

走进社区 感悟团结

暑假伊始,实践团成员王耀兴同学就回到家乡巴州焉耆县社区的图书馆开始为期半个月的社区实践。实践的第一天,耀兴同学与社区人员一起整理书籍,发现社区的书籍种类齐全且数量众多。在社区图书馆里,有配维语字和动画的书籍,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书籍时沉浸其中;有鲁迅、冰心等著名文学作家的作品、各类名著书籍、四大名著,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其中最多的是红色书籍和有关各民族文化的书籍,为的是弘扬祖国的红色文化,传承各民族的优良传统。

wpsCCC8.tmp.png

实践团成员王耀兴与社区工作人员整理书籍

王耀兴同学在与工作人员交流时,了解到社区有一个传统活动——读书漂流活动。该活动在每年的六月和十二月举办,漂流的书本也大多是红色书籍和有关各民族文化的书籍,工作人员会在活动期间随机分发给每户人家。社区里的少数民族同胞们是最喜欢这个活动的,活动前几天会向工作人员打听当期漂流的书籍,然后开始期待自家收到的书籍“盲盒”。大家阅读书籍后也会自觉归还到社区,便于别家借阅,所以社区里的书香文化氛围极其浓郁。在民族团结气氛熏陶下的少数民族同胞们更是团结。民族大团结须从各民族文化相互了解、融合开始,这虽是一件小事,但经过日积月累,它便形成了深化民族团结思想的繁茂根须。

wpsCCC9.tmp.png

实践团成员王耀兴与社区主任交流

贴近生活 文化相融

7月25日,实践团成员齐欣如带着酸奶、水果等慰问品和学习用具前往伊犁霍城县少数民族同胞玛依拉阿姨家中做客、采访,深入了解新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风俗习惯。认识少数民族乐器,品尝抓饭、马奶酒等维吾尔族美食,在厨房和阿姨学习维吾尔族美食的烹饪方法……期间,齐欣如同学还与玛依拉阿姨家中的小妹妹亲密互动,用石榴籽做比喻,生动讲述了中国56个民族团结的来源及民族团结的意义。在愉快轻松的交谈中,妹妹和欣如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到学校现在强调学国语讲国语说普通话,老师们也经常讲述一些民族团结的故事,“民族团结”早已深深刻在孩子们的心中。

wpsCCCA.tmp.png

实践团成员齐欣如向阿姨学习维吾尔族美食烹饪

茶余饭后,欣如随着热情的阿姨跳起少数民族舞蹈,欢快的鼓点奏响民族团结之歌,悄然流露各民族亲如一家的真挚情感。欣如同学在少数民族家庭氛围熏陶下,自然地融入到热情好客的玛依拉阿姨家中。在这热情洋溢、各民族和合与共的氛围下,各族同胞和谐相处,家乡的一切都在越变越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民族团结意识深入人心,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wpsCCCB.tmp.png

实践团成员齐欣如与玛依拉阿姨、妹妹跳维吾尔族舞蹈

wpsCCCC.tmp.png

实践团成员齐欣如与玛依拉阿姨的家庭成员合照

深入乡村 细悟变化

车子缓缓驶入乌鲁木齐县托里乡,实践团成员们并没有感受到颠簸,望向窗外才发现预想中的土路早已被柏油路所覆盖。7月22日,民族团结实践团成员马鑫智超、张安琪、肖文娜带着米油盐等生活物品去探望村民,一路上通过线上会议向未能到达新疆的成员们介绍着这里的变化。

大家走在柏油路上,感叹着乡村变化之大,遇到村民冯阿姨正独自搬送羊肉,便上前帮忙一起搬运,并协助打扫羊圈、喂羊。热情好客的冯阿姨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后,很是激动地和我们说起了托里乡近几年的变化。

托里乡辖白建沟、乌什城、羊圈沟、乌拉泊4个村民委员会,近两年政府针对村民反映的耕作难、灌溉难等实际问题,实施机械化耕作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解放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双手,使得种植规模化、规范化,也提高了耕作质量;以往的土路坑坑洼洼,一下雨就会积水、泥泞,出行极其不便,近几年政府拨款修整柏油路后,使得当地的少数民族日常出行更加便利;白建沟正在开发旅游景点,少数民族同胞们的就业率得到了提升,附近县城的旅游业也逐渐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显著提高。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来此旅游的人群越来越多,冯阿姨家里正准备修建民宿,迎接来自远方的游客。一想到可以和游客们畅谈民族团结的故事,冯阿姨的脸上尽是幸福的笑容。

一番交谈过后,实践团成员肖文娜向冯阿姨宣传《民法典》并普及民宿经营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冯阿姨能带领同胞们一起学习《民法典》,增强法律意识,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临近分别,冯阿姨热情地向手机屏幕里的实践成员们发出邀请:“希望你们也能来新疆看一看这巨大的变化,感受祖国边疆的美!”

镜头那端,成员们领略了祖国边疆的辽阔壮丽,更了解到新疆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民族团结之美。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深入基层,了解鲜活的民族团结故事,实践团成员们再次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受到了新疆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浓厚的民族风情。各民族不断交融汇聚和睦相处已成为日常,大家伙像石榴籽儿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wpsCCDC.tmp.jpg

  实践团成员肖文娜为冯阿姨宣传《民法典》

wpsCCDD.tmp.png

实践团成员马鑫智超向少数民族同胞普及消费者权益法规

wpsCCDE.tmp.png

实践团成员帮助村民干农活

wpsCCDF.tmp.png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民合照

民族团结行动从未停止,各民族的联系越发紧密,“新疆是个好地方,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实践团成员的实践脚步也仍在继续。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发展的生命线,青年一代应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团结一心。作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当为民族团结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勇担重任,发光发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牢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接下来,在热情似火的八月,新疆民族团结实践小分队又会遇到怎样一群和蔼可亲的少数民族同胞呢?我们拭目以待。(图文/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 责任编辑曾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