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东白云学院学生会组织的访从化“小延安”,展乡村“红成果”实践团一行4人于8月1日走入拥有从化“小延安”之称的塘基村,从乡村之美、红色之心、青年之梦、村民之愿四个方面深入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和红色文化学习。旨在深入挖掘和展现“小延安”深厚的红色文化,反映“小延安”乡村振兴的重大成果,推进“小延安”科学红色旅游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其他正在乡村振兴的农村提供参考借鉴。
实践队与村内党员巢伯伯了解塘基村历史
乡村之美
塘基村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全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5人,正式党员29人。面积约8.4公里。塘基村委会距离市区约64公里,离吕田镇9公里,只有一条过境公路,地缘优势较弱。农业主要以水稻蔬菜等种养业为主。但它群山围绕,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保留着最早的中共从化县委所在的巢德麟小楼和巢姓宗氏祠堂等建筑,素有从化“小延安”之称。
塘基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巢德麟小楼
以红色旅游业为主,农业种养业为辅是塘基村乡村振兴的经济发展模式。20世纪70年代,塘基村被民政部门评为抗日根据地。2007年7月,被从化市委市政府评为“从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5月,被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评为“广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从化区政府把它定为旅游观光的“红色小镇”。
红色之心
塘基村村委会根据从化区委统一筹划部署安排,以革命历史文化为灵魂、红色革命旧址为依托,本着建设“红色文旅小镇”的思路,将塘基村定位为吕田革命发展史中的“小延安”,将这片当时县委成立的旧址修缮成为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环绕全村的塘基背河两旁是还未被开发利用的荒山野地,有充足的用地供“红色小镇”开发利用。村委会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围绕“红色革命与绿色生态”两个主题,着力于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人文地理优势形成“红色+绿色”的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
实践队与村内交通疏导员合影
青年之梦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塘基村振兴的根本力量。塘基村党支部带领全村老中青年党员以身作则、带头参与,定期召开党员会议,推动塘基村乡村振兴稳步前进。在本实践团走访期间,看见各党员户门前都挂有“共产党员户”标识,党员们也热情好客,为我们讲述了村内现状、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等。全村现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塘基村全面振兴。创新型的红色文化乡村振兴方式,也吸引了更多外部商家进村考察、投资,吸引了更多青年回村共同创建红色旅游富民产业。
实践队与村医合影
村民之愿
现如今,塘基村已经迈出了重大的一步,村里处处呈现出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热爱集体、团结向上、文明和谐的喜人景象。空闲时间,村民们自发地组织开展篮球赛、南音演唱、体育健身等活动,生活富足安康。这是乡村振兴带来的发展成果,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村民们希望继续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方式,打开农产品销售新渠道,稳定提高自身收入。村委继续鼓励培养村民们肯干敢拼的精神,不断提高村民的幸福感。每每谈及村里的发展景象,村民们都表示感恩党的领导和党的好政策,让中国那么多贫困农村地区摆脱了贫困,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发展致富的好日子。
我们相信塘基村的振兴成果只是中国大地上千万个乡村振兴的缩影。塘基村今后会继续在党的领导下稳定现有的发展成果,持续推进塘基村的振兴发展,其他正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农村也可借鉴塘基村经验结合实际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共同谱写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新篇章。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会本着“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献祖国”的理念,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图文/温燕红、“小延安、红成果”实践团 值班编辑曾进)
实践团在村内乡村振兴宣传栏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