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举行2024级学生军训总结大会

  • "心灵启航,人际扬帆" ——心理健

  • 狮鼓同鸣,音符传情,唱响无毒人生

互动平台

白云学工微信公众号

白云易班

让创先争优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发布时间:2011-11-14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以优良的政风带民风,让创先争优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行动,这既是党员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需要,更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把理论转化为道理。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要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所掌握,并成为推动实践、促进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必须做好将其变成道理的转化工作。因为理论是道理的系统化,是事物蕴含的内在联系,是艰深的难于理解和掌握的高深学问;而道理则是人所共知的基本事理,是浅显的容易被人接受的普通常识。要实现这一转化,首先研究受众,不断增强针对性。开展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科学分析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背景干部群众的心理特征,准确把握其不同的理论需求和接受方式,及时调整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的内容及传播方式,使理论转化成道理的工作更富有成效。其次创新形式,不断增强吸引力。在信息爆炸和传播渠道众多的今天,干部群众已不是理论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着很大选择权的参与者。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和传播,需要不断创新形式,努力找准干部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真正把我们想说的与干部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多讲干部群众身边的事例,多联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多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再次改进文风,不断增强亲和力。艰深和晦涩是理论大众化最大的敌人。改进文风,用干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来翻译宣传普及干部群众用得上的科学理论,做到深入浅出,言之有物,避免艰深晦涩或空话连篇。

 

  把道理转化为模型。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再好再明白的大道理,如果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来佐证和支撑,其说服力也是有限的。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就是道理外化的一种样式、一种模型,也即典型。创先争优要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既需要党的号召,也需要先进的引领。把发现好、树立好、宣传好先进典型作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抓手,积极培育典型、唱响典型、推广典型。突出代表性,多渠道选树典型。注重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选树典型,为党组织“创先”找目标,为党员“争优”树标杆;注重在同环境、同条件、同时期中选树典型,这些典型更具时空对照性,在干部群众中更具激励力;注重在鲜明导向中、发展实践中、群众参与中选树典型,这样的典型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具有群众基础,能广为干部群众所公认。突出多样性,多形式宣传典型。通过媒体、活动、学习、座谈、研讨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典型的宣传推广力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先进典型的时代意义和深刻内涵,把我们这个时代什么是优秀、什么是先进,明明白白地告诉干部群众,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像,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典型、学习典型、争当典型”的良好风气。突出实效性,多举措放大效应。政策引领,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比先进、赶先进、超先进;载体推动,根据不同类型党组织特点,确定各种实践载体,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搭建争创平台;互帮互促,组织先进党组织与其他单位组成共建对子,实行定点指导,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协调开展。

 

  把模型转化为经验。毛泽东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经验是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理性认识,是从支离破碎的真实感悟中和纷繁杂乱事物中提炼出来的结晶。典型的形成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创先争优活动中,一方面注重先进(模型)的培育、学习和推广;另一方面更注重先进的总结,不断挖掘、提炼成功的做法和规律性认识,把实践中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历史的东西现实化,外面的东西本土化,不断提高创先争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善于从典型个案中提炼经验。深入研究先进典型的成长特点和规律,挖掘其内涵,总结提炼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符合基层发展需要的成功经验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领和带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善于从典型事例中提炼经验。干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善于观察、捕捉、总结干部群众中的典型事例,吸取干部群众在生动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表现的聪明才智,总结干部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并用其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善于从典型历史中提炼经验。历史是一面镜子,是最好的教科书,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吸取。对待历史的失败,应着重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和思想根源,弄清失败的真正原因和关键因素,吸取教训,避免重犯;对待历史的成功,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成功的制胜法宝,结合实际认真吸收和消化,用以指导实践。善于从他人实践提炼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别人的经验教训,为我所用,其结果往往会是事半功倍。要善借外智开阔思路,善借外力攀上高峰,为创先增添智慧,为争优注入动力,为干事创业点燃激情。

 

  把经验转化为体会。英国小说家鲍恩说:“经验直到自我重复时才变得有意义。”英国作家斯迈尔斯也说:“实用的知识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学到。”经验虽然弥足珍贵,但因为经验常常是抽象的、陌生的、间接的认识,要真正化为己有,就必须将其变成具体的、亲身的、熟悉的感受和体验,这种从自己的感受、体味、领悟到再认识、再反思、再创造的过程,就是良好自我意识真正形成的过程。如何实现创先争优从经验到体会的转化?培养学习的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通过构建实化、简化、易化、趣化、常化的创先争优学习平台,让干部群众把学习当做一种快乐、健康的情趣来培养,当做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来对待,摒弃懈怠之心、功利之念、浮躁之气,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信心,让干部群众在学习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感受、更新知识、提高素养。培养思考的习惯。《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引导干部群众把刻苦学习与艰苦思考结合起来,对一个问题善于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全局、从个性到共性、从静态到动态的思考,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形成独特有效的经验体会。培养力行的作风。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验和体会的获得,更多的是靠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将学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指导具体工作,才能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内在素质。引导党员干部把书本知识、基本道理、外在经验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身体力行,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在调查研究中感同身受、见微知著、管窥全豹,在服务群众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提高认识,在干事创业中增长才干、砥砺品格、提升自我。

 

  把体会转化为行动。古语云:“知易行难。”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你要有孙子,非要有老子、儿子不可。”要把党员干部“想作为”的意识和体会转化到具体行动上,关键是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大力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既定的发展思路为依据,制订出符合各自规律、体现各自特点的创先争优目标,指导活动开展,让基层组织和党员思考与思路一致起来,事务与事业一致起来,引导其立足岗位做贡献,倾心倾力为百姓。搭建一个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与带动作用的工作平台,使党员干部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四项任务”的经常化,即:“懂”工作。知晓、熟悉不同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谈”工作。经常性地传达、学习、讨论、贯彻上级精神,避免出现上面讲一套、下面作一套的情况。“谋”工作。吃透上情、了解内情、理解下情,认真谋划、统筹安排、提前部署。“做”工作。既带头开展工作,又带动周边群众积极作为,不仅发挥“带头”作用,更发挥“带动”作用。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做到日常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统筹兼顾、同步推进;要构建特色鲜明的运行机制,以科学管用的制度来体现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保障作用的发挥,为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增添压力、动力和活力;要构建科学高效的工作落实机制,严格督导讲评,严格考核兑现,确保创先争优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