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创新基层党建活动形式,丰富党员教育内涵,将美育教育与党性修养提升深度融合,近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成功策划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漆彩绘初心,巧手传匠情”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2025年10月16日在学院4栋楼下学习空间内举行,由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书记林晓盛亲自策划并主持,第二学生党支部书记张羊羊、党支部部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对漆画艺术怀有浓厚兴趣的众多同学参与活动。
漆画,作为一项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以其独特的材质美感、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复杂的制作工艺闻名。选择漆画创作作为党日活动的内容,旨在引导青年学子在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中,不仅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于精雕细琢、静心创作的“慢过程”里,锤炼耐心、专注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而隐喻性地反思和砥砺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或追求进步的学子所应具备的严谨、细致、持之以恒的品格。
活动伊始,林晓盛老师首先向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漆画艺术的历史脉络、美学特点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他特别指出,本次党日活动打破传统单向灌输的学习模式,选择以动手实践为载体,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将理论学习中感悟到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通过指尖的艺术创作进行具象化的表达与传递,让党性修养的提升过程如同漆画制作一般,需要层层积淀、用心打磨,方能显现出动人的光彩。
活动现场
在随后的实践环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专注。同学们围绕在工作台前,根据林老师的初步讲解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了尝试不同的漆画技法。有的同学专注于“镶嵌磨显”的奇妙,将预先准备好的蛋壳、螺钿等材料细心镶嵌于漆底之上,期待经过后续研磨后呈现的意外之喜;有的则大胆尝试让“调稀的漆画颜料在漆板上自然流动”,捕捉那种介于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的抽象意趣,体验“道法自然”的创作境界;还有的同学偏好“直接画法”的率真,用画笔直接蘸取调配好的彩漆,在漆板上勾勒心中的图景。
林老师穿行于同学们之间,时而驻足观察,时而俯身指导。他不仅从技术层面给予支持,耐心解答同学们在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无论是颜料浓稠度的把握失当导致的涂刷不畅,还是色彩混合不慎出现的灰暗“脏色”,亦或是用笔力度与速度控制不佳产生的笔触模糊——更注重从创作理念和心态上进行引导。他不断鼓励大家:“艺术创作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真实地表达自我。不要惧怕‘失误’,有时看似不完美的笔触或色彩,恰恰能成为作品最独特的面貌。大胆按照你们的想法画下去!”这番话语极大地缓解了初学者的紧张情绪,激发了大家的创作自信与探索勇气。
活动中,同学们全神贯注,沉浸在创作的愉悦中。调制颜料时的细心斟酌,下笔勾勒时的果断坚决,处理细节时的屏息凝神,都展现了他们对待这次特殊党日活动的认真态度。蛋壳粉、瓦灰粉等特殊材料的运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肌理质感与层次变化,也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传统工艺材料的特性与魅力。整个学习空间内,弥漫着淡淡的漆香与宁静专注的氛围,构成了一幅求知与求美相交融的生动画面。
作品展示(部分)
经过数小时的潜心创作,一幅幅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漆画作品逐渐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些作品题材多样,有的描绘了壮丽山河,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的勾勒出抽象的线条与色块,展现了年轻一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的巧妙结合了专业特色,体现了“电气人”的独特视角。尽管技法尚显稚嫩,但每一幅作品都凝聚了创作者的真挚情感与独立思考,是其艺术尝试与内心表达的可视化成果。
活动尾声,林老师对同学们展现出的热情、专注和创造力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总结道:“这次漆画创作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技能的初步体验,更是一堂生动的‘实践党课’。大家在调漆、描绘、镶嵌、打磨的过程中,实际体验了何为‘匠心’,何为‘专注’,何为在反复尝试中追求卓越。这与我们要求党员和积极分子在学习、科研乃至未来工作中应具备的认真负责、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份从传统工艺中感悟到的‘匠人精神’和活动中的静心思考,带到日常的专业学习与党性锻炼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与活动的同学也纷纷表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形式新颖,体验深刻。一位学生党员谈道:“以前参加理论学习居多,这次亲手创作漆画,让我对‘精益求精’和‘文化自信’有了更具体、更感性的认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法,也让我联想到党员克服挑战、服务群众所需要的耐心与智慧。”一位入党积极分子则表示:“活动非常解压,也很有成就感。在专注绘画时,内心特别宁静,能够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入党初心和肩负的责任。希望支部未来能多举办这样有深度、有温度的活动。”
此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举办的“漆彩绘初心,巧手传匠情”漆画创作主题党日活动,成功地将思想引领、文化传承与艺术实践融为一体,是基层党建工作形式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它不仅提升了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在润物无声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认同与工匠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人才注入了鲜活动力。学院表示,将继续支持此类特色党建活动的开展,不断拓展育人途径,丰富教育形式。(图文/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林晓盛 责任编辑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