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广东白云学院云影逐光突击队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深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村镇耀潭村与石滩村,开展“寻迹杨村:用镜头记录古村新韵与振兴足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以青年视角捕捉乡村发展脉搏,用影像语言述说乡村振兴故事,为古村落注入新时代青春活力。
云影逐光突击队合照
耀潭村: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交融
踏入耀潭村,时光仿佛在这里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云影珠光突击队成员走访古巷老屋,参观纪家大院、河滩露营地、廖洞水库以及邓堂山战斗纪念碑。
耀潭村风貌
队员们首站探访了明末清初建成的纪家大院。这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围屋建筑经后人修缮后,已成为集祭祀、休闲与文体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既保留了家族记忆,也融入了现代生活需求。
纪家大院风貌
沿着蜿蜒河道前行,队员们发现耀潭村独特的东江冲积河滩地貌——河道两侧平坦开阔,丘陵与平原交织,构成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经过规划打造,这片河滩上的草坪变身热门露营地,游客在此搭建帐篷、亲近自然,成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耀潭村河滩变化前后
于1956年建成的廖洞水库,作为库容88万立方米的小(2)型5级水利工程,以均质土坝与明渠溢洪道设计,持续滋养千亩农田、保障3000余名村民防洪安全,见证着乡村水利建设的传承与坚守。
廖洞水库风貌
在邓堂山战斗纪念碑前,队员们聆听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鲁赣湘边纵队独立第三团第三营的战士们在此以少胜多,用鲜血书写英雄篇章。如今,这片红色热土上,乡村振兴的新故事正不断续写,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在此碰撞出崭新火花。
队员介绍邓堂山战斗遗址
石滩村:从贫困村到示范村的蜕变实践
与耀潭村的历史底蕴不同,石滩村的蜕变则是乡村振兴政策落地见效的鲜活样本。曾经,石滩村是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薄弱的省级贫困村;2016年市纪委监委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后,村庄紧抓乡村振兴与扶贫政策机遇,实现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华丽转身。
石滩村风貌
如今石滩村村容整洁,道路通畅。村企共建的博罗县榕城中学博东实验学校书声琅琅,云鹰无人机学院为村民和青年提供技能培训。文体广场上村民活动丰富多彩,展现出一幅生态宜居、和谐幸福的乡村画卷。
石滩村村容与活动
实践期间,突击队队员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亲切交流。上石小组组长深情讲述村庄十年间的变迁,孩童们天真烂漫的笑容传递着生活的幸福感,这些鲜活的人物与故事,都被队员们用镜头一一记录,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见证。
队员采访上石小组组长与小朋友
云影逐光突击队在杨村镇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深度实践,通过系统走访和细致调研,深入挖掘并理解了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发展历程。团队聚焦耀潭村与石滩村,精心创作出2部主题宣传视频和1篇深度新闻报道。截至8月29日,发布在“福喜杨村”视频号平台的两部视频反响显著,播放量分别达到5940次和1.5万次,有效传播了杨村的振兴故事与乡村新貌。
团队创作的宣传视频
此次实践不仅为当地文旅宣传提供了丰富素材,也展现了白云学子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的青春担当。队员们表示,乡村振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一个个奋斗故事和民生图景共同绘就的画卷。他们将以此次实践为动力,继续发挥专业特长,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图文/云影逐光突击队 博罗县耀潭村村委会 博罗县石滩村村委会 建筑工程学院黄钰钿 责任编辑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