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Campus Briefs

电气学子入社区,服务社会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5-09-04 阅读量: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将实践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动员青年学子扎根基层、反哺家乡,在增长才干、奉献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2025713日至8 15 日,2024 级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吴燕怡牵头组建 “走近社区” 实践团队,携手广东省韶关市龙仙镇新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为期 34 天的“三下乡” 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 “防溺水宣传”“防蚊灭蚊环境整治”“暑期公益辅导” 三大核心主题,以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传递温暖,让青春力量在社区服务中落地生根。

一、化身 “安全宣讲员”,筑牢暑期防护网

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首先将 “防溺水安全” 作为服务重点。在社区文化广场,他们以“六不”防溺水原则为主线,创新设计趣味问答、情景模拟、案例还原三大互动环节 —— 通过 “模拟溺水呼救”“判断危险水域” 等小游戏,让小朋友在欢笑中牢记 “远离河道、池塘、水库”的安全警示;同时,志愿者现场演示 “溺水急救三步法”,手把手教居民掌握心肺复苏操作要领与 AED 使用规范,用专业讲解为社区居民拧紧暑期 “安全阀门”。

二、当好 “民情收集员”,办好民生微实事

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志愿者分组深入老旧小区,推行 “一户一策” 走访机制:遇到房屋漏水、墙体脱落等问题,他们用手机拍摄破损细节,现场建立 “维修需求台账”,同步对接物业明确 “销号” 时限,确保问题闭环解决;走进独居老人、残障家庭时,志愿者化身 “陪伴倾听者”,协助整理家务、陪同就医问诊,累计收集 “微心愿” 46 条,每一条需求都详细登记、及时反馈;此外,他们还在社区议事亭开设“需求微座谈”,让调研过程成为倾听民声、回应诉求的服务过程,真正把温暖送到居民心坎上。

三、争做 “健康守护者”,织密疾病防控网

面对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态势,志愿者兵分两路开展行动:环境整治组对街巷、楼道、天台进行地毯式排查,重点清理花盆托盘、下水道、闲置水桶等易积水容器,做到 “随手翻、随手清”,累计消除积水隐患点 183 处;健康宣传组则入户发放灭蚊药剂 200 余份,现场演示蚊香、电蚊拍、杀虫气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向居民倡导 “每周一次大扫除、每日一次清积水” 的健康习惯,全力为社区打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撑起 “公益辅导伞”,护航少年快乐成长

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走进社区” 团队开设 “快乐成长” 暑期公益辅导班,打造“安全 + 学习 + 兴趣”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在“交通安全小课堂” 上,志愿者借助趣味 PPT、情景短剧,将 “红灯停、绿灯行”“一盔一带”等规则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加深记忆;作业辅导时段,志愿者化身 “知识引路人”,耐心解答数学难题、陪伴阅读经典名著,帮孩子们攻克学习难关;兴趣拓展环节,手工制作、科普小实验、红色故事会轮番开展,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开阔视野、涵养家国情怀。

此次“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全周期服务” 理念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将安全守护、民生服务、环境焕新有机融合。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诠释青年担当。(图文/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杨雅麟 付天同 责任编辑曾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