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Campus Briefs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河南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考察拓展实践研修基地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量:

为提升学校思政课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拓展思政课教学实践研修基地,广东白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焦裕禄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付金辉以及张龙龙、张茜一行于8月5日至6日赴河南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进行实践研学考察交流。

本次实践研学内容丰富,行程紧凑:实地考察了焦裕禄干部学院的建设发展与教学设施;瞻仰了焦桐;在焦裕禄纪念园深切追思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展览馆接受焦裕禄精神洗礼:在兰考东坝头领悟黄河故道治理方略;赴代庄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展研学交流:观摩了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会场;此外,还参观了开封博物馆;考察了兰考县域发展风貌等10余个特色实践教学点。

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外联部教师陪同参观了学术中心、教学楼、学员宿舍楼、报告厅、剧场、活动中心、餐厅及其他附属设施,并重点介绍了焦院的发展历程及办学定位。焦裕禄干部学院先后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被国家公务员局确定为全国“公务员特色实践教育基地”,被河南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全省首批“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构建起以历史足迹为“点”,以红色精神为“线”,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面”,以党性教育为“纲”的教学资源网络。已与100多个党性教育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焦裕禄干部学院西门外,那棵由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泡桐树苗已亭亭如盖,枝繁叶茂,被兰考人民深情唤作“焦桐”。讲解员声情并茂讲述当年焦裕禄书记带领兰考人民广植泡桐、治理“三害”的动人故事。昔日风沙盐碱地,今日绿意盎然景,这棵参天大树,不仅是防风固沙的生态卫士,更是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精神伟力的鲜活象征。

步入庄严肃穆的焦裕禄纪念园和兰考县展览馆,在讲解员引导下,我们在一幅幅震撼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浸透岁月痕迹的实物前驻足凝望。那把被顶出窟窿的藤椅、那件布满补丁的衬衣,无声诉说着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本色。在焦裕禄同志墓碑前,我们庄重肃立、敬献花篮、绕墓碑瞻仰、鞠躬追思,心中充满对楷模最深切的缅怀,也是对自身职责使命最坚定的承诺。

在东坝头黄河九曲最后一道弯,我们凭栏远眺,了解黄河安澜的历史变迁,深切体会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宏图伟业中的磅礴力量。受黄河改道影响,兰考人民曾经长期在极端贫苦中挣扎,当地曾流传着一首悲凉民歌:“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劳动半年粮,交租纳税恨官堂,扶老携幼去逃荒,卖了儿和女,饿死爹和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兰考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1963年,为根治兰考“三害”,焦裕禄同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受村民魏铎彬翻淤固坟的启示,找到了治理风沙的科学办法——遍种泡桐,防风沙;挖沟通渠,排内涝;翻淤换土,抗盐碱。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治理,“三害”得到根治,昔日的风沙窝,早已改造成了米粮川,如今的兰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坚持党建引领,厚植产业基础,强化政策扶持,增强内生动力,推进乡风文明,铸魂乡村振兴,穷了数百年的兰考从昔日风沙窝到今日幸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精彩蝶变。

在习近平总书记曾亲临考察的张庄村和代庄村,我们亲眼见证了新时代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引领下书写的华章。昔日黄沙弥漫之地,如今已是特色产业兴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我们深入代庄村委,与代庄村书记代玉建交流访谈,倾听“三年乡村脱贫、七年乡村振兴”的奋斗历程。代庄村位于河南省兰考县仪封镇,2019年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1年村党支部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通过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5月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增长至247万元。2024年建成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与高标准农田,重点发展红薯、蜜瓜等特色农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3万元。同年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举办地,集中展示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果。

我们此行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焦裕禄同志“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清廉操守,还有他那种对群众的亲劲儿、抓工作的韧劲儿、干事业的拼劲儿,如同明灯照亮我们的心田,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将此次兰考之行的震撼与收获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强大动能。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把这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本次沉浸式考察交流,使我们的思想深处受到强烈洗礼。焦裕禄干部学院将成为广东白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的又一基地,焦裕禄精神这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必将激励全体马院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付金辉  责任编辑曾进、赵利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