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随着钟落潭校区最后一支团队完成路演,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广东白云学院校决赛在两校区的热烈氛围中圆满收官。这场汇聚全校创新智慧的赛事历时两天,22支晋级团队以精彩的路演与答辩,展现了白云学子在技术突破、产业赋能与社会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
本次决赛分设江高校区与钟落潭校区两个赛场,分别于6月24日、25日举行。比赛采用“8分钟路演展示+5分钟现场答辩”模式,要求团队在有限时间内精准呈现项目核心价值。来自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多个学院的选手们,以“多模态数据驱动就业匹配”“非遗技艺数字化孵化”“海洋建筑材料创新”等多元项目,诠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赛事宗旨。江高校区赛场:聚焦技术创新与工业应用,“郁南黄皮‘智护者’”项目通过蓝牙Mesh组网与大模型算法,构建智慧农业防护系统,其极高的驱鸟准确率获评委点赞;“锐焊智控——智能多功能激光焊接台”则以模块化设计解决中小企业焊接效率难题。钟落潭校区赛场:侧重社会价值与产业融合,“虾皮联盟——无人智飞低空物流”项目以跨境电商场景为切入点,展示无人机在东南亚地形中的配送优势;“Orfil广府金绣全球奢品孵化”项目将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其虚拟定制系统令评委惊叹传统工艺的创新可能。大赛邀请校外行业专家与校内学者组成评审团,对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与社会价值进行综合评估。评委代表指出:“本届参赛项目呈现‘三化’特点——技术应用场景化、解决方案商业化、社会价值显性化。
本次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学院的深度参与与协同配合,从项目培育、资源支持到赛事保障,多学院形成创新育人合力,推动22个晋级项目在决赛舞台展现技术与创意的双重突破。通过各学院的协同发力,构建了“项目培育-赛事展示-成果孵化”的全链条创新育人体系。各学院的积极配合让大赛不仅是一场竞技,更成为师生共创、产教融合的实践平台,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学校将围绕优质项目培育与创新生态构建推进工作:一方面组织优胜项目集训,通过路演优化、商业计划书打磨等提升竞争力,同步配备创业导师对接产业资源,助力项目向省级赛事冲刺;另一方面深化产教融合,联合校外单位为项目提供试验场地与转化支持,推动技术创新与社会需求对接。同时,系统总结赛事经验,将创新实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育人机制,为区域发展培育创新动能。(文/创新创业学院胡世雄 图/创新创业学院廖蓓蓓、姚雪梅 责任编辑赵利兴)
江高校区比赛现场
钟落潭校区比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