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广东培正学院承办的2018民办教育广东论坛在广州逸林酒店举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副处长方剑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刘熙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景安磊博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汤贞敏研究员,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杨文轩教授等专家、领导及来自广东省内的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00余名代表参会。我校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饶丽娟、翁小美两位研究专员参加了本次论坛。
此次论坛以“新时代、新征程、新举措---------广东民办教育40年再出发”为主题,围绕“广东民办教育40年改革发展的成就、贡献与经验、分类管理背景下民办学校发展的方向、动力与对策、民办学校规范、优质、特色发展的要求与对策、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治理的困境与对策”四个议题展开深层次交流与讨论。
2018年民办教育广东论坛现场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先生发表主旨报告。王会长从教育的改革其实质就是体制的创新观点出发,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民办教育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概括起来即政治贡献、经济贡献、文化贡献、社会贡献、人才贡献、财力贡献、物质贡献、经验贡献、扶贫贡献以及文化贡献,徽行强调这十点既是民办教育的贡献也是民办教育的责任。接下来会长与代表们探讨了教育的本质问题,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为成才而助力。虽然教育的基本功能和基本责任包含三方面: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但是教育最核心的元素永远是“人”,一切皆是以“人”为中心的活动,因此要把“育人”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同时在办学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谨记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是富民强国,这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终点,既是原点也是归宿。会长还从“三才一化”角度建议民办高校要牢牢抓住文化建设这一关键点,只有文化才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在办学过程中将办学经验不断总结、积累、升华成为教育文化,同时要把“腌萝卜”理论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报告最后,会长关于民办教育改革问题提出了四点重要意见:遵循教育规律、贯彻教育方针、优化教育方式、追求教育实效。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副处长方剑锋以新法新政对民办教育发展的影响为主题,向代表们详细介绍了本次新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有重大修改的地方并分析了修改之后对于民办高校的各种影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运用SWOT分析法与参会代表们具体分析了新时代民办高校发展的各种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视点民办高校发展的路径与若干思考。辽宁教育学院黄元维研究员从新法新政对民办教育的影响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民办教育新政的制度政策体系以及各地新法落实的情况,进而分析了各地方在民办教育新政下面临着的治理困境。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特聘研究员曾小军副教授从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分析出发与参会代表们交流探讨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问题,认为民办本科院校通过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从观念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三“协同”着手,其中观念协同是基础,知识协同是关键、组织协同是保障,唯有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方能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大会最后是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室主任耿景海研究员发表关于“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观点。
本次论坛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广东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成绩和经验,全面强化了贯彻民办教育新法新政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了新时代广东民办教育改革发展举措,对于推进我省民办教育规范、优质、特色发展,促进打造为民办教育强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我校转型发展、努力建设成“高水平民办应用型本科大学”有较大的启示作用。(图文/发展规划处翁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