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基于OBE理念,聚焦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应对方式心理专项研讨会召开。会议由心理中心主任赵晓晗主持,全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教师参会。会议紧扣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要求,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当前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特征,重点围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成效评价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为进一步完善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心理育人实效提供了可操作性方案。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赵晓晗主任就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校育人体系的重要阵地,始终以"丰盈生命,完善人格"为价值定位,聚焦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实施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着重强化三阶目标:通过知识建构夯实理论基础,依托情境实践提升心理调适能力,最终实现健全人格与综合素质的协同发展,切实回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诉求。因此,心理中心必须紧跟学校的步伐,积极探索和实践,将OBE教育模式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密结合,最终让学生们实现心理素质与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
之后,与会教师罗聪,基于OBE教育理念,针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策略展开深度解析。将OBE理念与经典心理学理论与真实案例相融合,系统构建"认知识别-行为分析-常见问题-应对方式"四大教学模块,将理论框架转化为可视化操作路径。旨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并系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该模式不仅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的理解与深化,更通过阶梯式训练提升心理异常识别的时效性与精准度,其逻辑架构与我校"三四五五"心理育人体系的动态机制形成有机呼应。
罗聪老师分享
在研讨环节中,与会教师依托实证教学观察,对课程实施中的痛点进行归因分析,聚焦三大核心症结:其一,学生求助主动性受污名化认知抑制;其二,专业概念的具象化阐释存在盲区;其三,课堂互动性较差。并对照提出了改进措施,在课堂中树立去污名化的心理健康认知范式,通过生活案例解析专业知识,设计丰富的课程活动,搭建多样化的课堂互动平台。
与会教师进行讨论
本次“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生心理专项研讨会”为我校全体大心课任课老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将始终着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图文/学生处杜奕静、梁键欣、张锋、曾汉霆、葛伟荃 责任编辑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