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励学楼705举行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布置评审会。科研与发展规划处长何华兵教授、院长张广奎教授、副院长周富强教授、项目评议专家、学院各位教育部项目申报人、课题组成员和学院科研骨干3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张广奎院长主持。
会议现场
张院长首先介绍会议流程及与会人员的情况,并邀请何华兵处长讲话。何处长高屋建瓴地指出,学科建设为龙头对学校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积极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并能成功立项是学科建设的关键。
刘兰辉和郭晓琳老师分享了省级项目申报立项的成功经验。刘兰辉从流程、准备和申报策略等方面详细展示了自己申报项目的过程,强调申报项目时应了解国家政策,团队的构成应具备梯度性,并着重强调了提前准备材料的重要性。郭晓琳老师则为大家分享了省级项目成果专著选题、出版方式的选择、如何申请书号的成功经验。
五位课题申报老师详细展示了自己的课题。雷萍莉老师从利用python及rost-cm参与古诗词仿译,郝楠老师从如何使思政元素融入英语阅读课程,刘毅老师从数字人文与中医药典籍译介,王菲老师从RCEP视角下的民办教育比较研究,邓晓正老师从东北亚地区外宣翻译等角度为大家献上精彩纷呈的课题申报经验。
位评议专家丰国欣教授、何明珠教授、黄晶伟教授、周富强教授耐心、详细地从多角度全方位点评了课题申报项目。高度赞扬老师们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态度的同时,也诚恳指出了若干不足,就申报项目选题的宽窄、题目中部分关键术语的措辞、研究方法及成果等方面给出了诸多建设性的宝贵意见。
张院长最后作总结发言,给老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巧妙利用AI做学术梳理,学会用现代技术赋能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号召大家不要畏惧失败,学会总结经验,从失败走向成功。何处长强调要从选题的前沿性和方法的创造性方面下功夫,鼓励老师们化科研压力为动力,并表示愿想方设法为老师的课题申报助力,其中包括经济上的奖励。(文/外国语学院刘骁然 图/外国语学院隋奇鑫 责任编辑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