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杨柳受邀参加2025年戏曲及非遗发展国际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2-25

2025年2月22日至24日,由香港教育大学主办的戏曲及非遗发展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Xiq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在香港戏曲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透过戏曲与非遗让中华文化在全世界传播”为主题,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围绕戏曲与非遗的全球传播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和学者分享了国内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成功经验,并就非遗与现代科技、教育等领域的结合提出了诸多创新思路。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我校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杨柳博士受邀参加会议,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图片 1.png

会议开幕

杨柳博士和她的合作者魏陶影博士以“玉雕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发展:以河南南阳某职业学校玉雕教学为例”为主题,在香港戏曲中心友好协进会演讲厅发表精彩演讲,分享了玉雕非遗传承的创新实践与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引发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她的研究观点新颖创新,获得高度赞誉。

图片 2.png

杨柳博士精彩演讲:玉雕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杨柳博士指出,玉雕作为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技艺流失以及市场化冲击等多重挑战。非遗的传承不能仅停留在技艺的保护层面,更需要与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探索活态传承的新路径。

以南阳某职业学校的玉雕教学为例,杨柳博士详细介绍了该校将传统玉雕技艺融入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既精通传统技艺又具备现代创新能力的玉雕人才,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她还呼吁更多教育机构与非遗传保护单位合作,探索非遗传承的创新模式。她认为,非遗的传承不仅是保护传统文化,更是为未来创造新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图片 3.png

杨柳博士与梁宝华教授(会议主席/执行总监)

本次会议为非遗的全球传播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国际的文化合作,也为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非遗的传承需要更多创新思维和国际合作。通过教育、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非遗不仅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更将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将继续成为文化领域的重要议题,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图文/艺术设计学院杨洁 责任编辑赵利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