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教师发展中心联合校工会在北校区文化活动中心职工书屋开展“白云学院父母学堂(BPS)”第十二讲,由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张超群主讲,教师发展中心黄刘露老师主持,各学院教师和学生共18人参加。
张超群老师分享
张超群老师在“可教时刻——学龄前儿童的敏感期”主题分享中,强调理性管教在儿童成长敏感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提倡家长与教育工作者应秉持理解和尊重儿童天性的态度,顺应他们的本能,遵循成长的自然规律来进行教育。她提到在实施理性管教时,成人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行为,深入理解他们在不同敏感期的需求,并以审慎的态度提供适时的支持和引导,以助力儿童全面而优质的发展。
张老师介绍了“自然后果法”,在这一教育方法中,成人应顺应儿童的本能,给予适当的刺激,避免过度干预,尊重儿童的自主性,让他们自行体验行为的后果。她还谈到“逻辑后果法”,在应用“逻辑后果法”时,应客观看待儿童的敏感期,避免将成人的期望和价值观强加给儿童,警惕对敏感期概念的误读和滥用,避免对幼儿行为的误判,不要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敏感期”,而是保持对儿童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最后,张老师提醒不要过多焦虑早期教育的影响,也不要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早期教育。
蒙氏教具现场展示以及互动
张超群老师在讲座中引入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教具。通过这些教具,张老师向听众展示了如何激发儿童的感官、语言、秩序感等关键能力。例如,使用声音玩具和音乐盒来刺激儿童的听觉敏感期,或者利用不同质地和形状的物体来发展儿童的触觉敏感期。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传授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演练,让听众们体验到了如何在儿童的敏感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增强他们的体验感和实际操作能力。
活动现场
活动结束后,参与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操作蒙氏教具和投身互动演练,深刻领悟到如何在儿童敏感期为孩子提供高效的教育与引导,这种体验新奇而实用。(文/教师发展中心钟欣桐、黄刘露 图/教师发展中心钟欣桐 责任编辑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