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新师范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国教育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教学变革。近日,一场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高质量教学活动在黄埔育蕾幼儿园成功举办。本次研讨活动与会人员有教育学院实践中心主任张超群、赵红教授、戴雨婷、谭楚瑶、覃初绮、李艺璇、李江斌、翁润鹏8名教师,2021级学前教育6班44名学生,本次活动由张超群主任主持。
会议伊始,张超群主任对黄埔育蕾幼儿园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介绍了本次活动与会嘉宾,诠释了“同课异构”主题内涵,全局式概括了本次活动流程,最后表达了对本次共同构建“新师范样态”的殷切盼望。
尔后,学前教育系谭楚瑶老师、实习生刘雯颖老师、育蕾幼儿园王海凤老师分别以中班语言领域《滴答》为主题,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同课异班异法的教学活动。三位教师的课堂各具特色,展现了不一样的风采。会后,三位教师对自己的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谭老师主要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和幼儿语言教育三大核心经验进行反思,本次活动目标达成度中等。经验一:文学内容上未充分解释“张”“展”“撑”的具体含义;经验二:文学形式上,未能充分让幼儿具备声情并茂地朗诵能力;经验三:文学想象上没有充分引导幼儿积极想象。实习生刘老师从目标达成度和课程实施的困难分析。本次课程目标达成度一般,主要存在与幼儿不熟悉,师幼配合度低,教师引导方式不得当,秩序较为混乱等问题。王老师主要从目标定位、活动过程、组织三个方面分析。目标定位上注重幼儿对作品的理解与欣赏,基本达到预设目标;活动过程各环节紧扣;组织上注重师幼互动,幼儿参与度高。
谭楚瑶老师执教现场
刘雯颖老师执教现场
王海凤老师执教现场
学前教育系教师戴雨婷作为广东白云学院教师代表就本次活动观摩发言。戴老师表示,王海凤老师的课程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典范,整个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学方法多样、师幼互动自然、各环节联系紧密。并指出,无论何时,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时刻抱着空杯的心态,多维度反思、多频率研讨,真正做到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幼儿。
作为实习生代表钟彤彤表示,三位教师的教学各有特点,具体为:谭老师组织有效,提问具有启发性;刘老师教态自然,声音洪亮,但缺乏引导幼儿的能力;王老师的课程娓娓动听,思路清晰,环节紧扣,我们收获满满。
最后,苏园长对广东白云学院学前教育系团队送教入园表示感谢,肯定了本次《滴答》散文诗的主题教学,与4月天气状态、阅读节、诗歌会等活动不谋而合。接下来,苏园长指出了三位教师教学活动的区别,谭老师与刘老师的课程实施更关注目标的达成度,王老师的课程实施更关注诗歌内容本身的欣赏,三者各有所长。苏园长就未来的“同课异构”的研讨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方向与期望。
苏小蕾副园长分享交流
本次研讨之旅,广东白云学院师生与黄埔育蕾幼儿园共研同课异构,塑教学新样态圆满结束。 (图文/教育学院范嘉辉、覃初绮、戴雨婷 责任编辑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