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探访家乡红色经典】会计学院: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

发布时间:2021-08-26

暑假期间,会计学院党委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全体师生党员就近就便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革命场所瞻仰参观,开展“携手奔小康、共筑中国梦”“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以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来自部分广东白云学院会计学院党员以及阳光先锋队委员。

传承铁军精神,点燃红色初心

郑  静

我在暑假期间去了惠州的周田村,其中重点参观了叶挺纪念馆。

在叶挺将军的纪念馆里有一块巨大的石墙上面雕刻着叶挺将军的《囚歌》,不由地想起幼时课本里我们第一次看到叶挺将军的《囚歌》,从中可以感受到其个人之操守至死不可变,以及要“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的明志。

20210826230209894.jpg

叶挺将军是我们后生的骄傲,亦是我们的学习楷模,他是北伐名将,他亦是抗日英雄,他是铁骨铮铮的英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向叶挺将军这样的楷模学习,在疫情还未褪去的当前,我们要尽自己所能的去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身。时代需要英雄,时势造就英雄。致敬,抗日英雄;致敬,百年楷模!

周末,我去参观了“大潮起珠江”的展览馆,馆内存放着许多改革开放时期的旧文物,其中就有一份关于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纸,1978年4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强劲东风,在南海之滨掀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拥有独特人缘地缘优势和“敢为人先”文化基因的广东,把握历史脉搏,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率先创办经济特区,为探索社会主义中国“富起来”之路发挥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作用。

20210826230346411.png

看完这些历史陈列,让我们不能不感恩改革开放!我一定要好好珍惜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璀璨成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走进北山村,走近杨匏安

谢  茵

杨匏安陈列馆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南屏镇北山村里,杨匏安陈列馆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陈展内容包括杨匏安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和优秀品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突出贡献、投身革命斗争的感人事迹以及杨匏安先生良好的红色家风故事。

20210826230436486.jpg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的参观学习,我对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忠贞报国的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也体会到了革命胜利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而杨匏安先生的精神使命也深深的影响着无数北山村后辈们,北山村人要坚定“弘扬四知清白家风,继承匏安先烈遗志,为家争光为国立功”的决心,不断推动北山村人思想建设的提升,为乡村建设出力献计。

探烈士纪念馆,忆革命红色故事

毛千雨

趁着暑假期间,我一口气看完了《觉醒年代》,看着那些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们,有一股热流在心头澎湃。趁着这股劲儿,我来到了周坊革命烈士纪念馆,希望在这里能感受到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通过了解学习我知道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邵世平曾在这里进行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是赣东北根据地的发祥地。

20210826230543332.jpg

进入场馆内,革命烈士们的生平事迹鲜活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看着这些为了新中国建立付出无数的人们,更加感觉应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也更加坚定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了富民强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缅怀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沿着革命先烈指引的方向,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铭记渡淮丰碑,激发“挺进”情怀

林达鑫

被誉为“中华第一县”的息县,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途中渡淮的重要地方。为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息县人民政府在刘邓大军渡淮旧址,建立了刘邓大军渡淮广场、纪念碑和陈列馆以及烈士陵园。

到达纪念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耸立在淮河岸边的刘邓大军渡淮纪念碑,广场地面自北向南“抢渡沙河”“血战汝河”“徒涉淮河”“挺进大别山”四个大理石板块庄重沉毅诉说着那一段波澜壮阔的战斗历程。

20210826230640576.jpg

进入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让人震撼的大型浮雕。濮公山、大埠口、将军试水的竹篙、正在抢渡淮河的刘邓大军刻画得栩栩如生。浮雕生动地展现了刘邓大军抢渡淮河,千钧一发的紧张场面。

我在深切感受那段艰难卓绝的革命斗争史的同时,也被革命军队的优良作风和践行宗旨意识深深感动,被当年革命者对国家的无比忠诚,不畏困难和牺牲精神所感动。决心要以他们为榜样,立足岗位,拼搏进取,对党忠诚,勇担重担,为学习好专业知识,做好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

追寻客家文化,汲取奋进力量

李  琳

清人张潮《幽梦影》中有言“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间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今天,我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倾听红色基因的声音。

20210826230745978.jpg

在这里,我看到了客家先烈勇往直前的红色伟绩;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流淌在我们客家人心中的红色基因;在这里,我领悟到了客家人代代传承的红色精神。正是因为这伟大的红色基因,客家历史得以延续,客家人才有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我们客家人也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一步一步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寻访湘南足迹,厚植信仰根基

吴美娇

湘南起义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郴州市烈士公园东塔岭,纪念馆展厅内全方位展示了湘南起义历史过程。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看到了他们怎样遭受反动派的迫害,如何被敌人严刑酷打。

20210826230849785.png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发现我是多么的幸运出生在湘南这片热土,湘南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我们应该更加珍惜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不浪费光阴,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和素质,做个真正问心无愧的大学生。

寻广州红色印记,绘红色基因图谱

邓嘉怡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会旧址纪念馆位于广州市文明路194号至200号。1925年,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地方“纪委”——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为中国共产党的纪律监察制度奠定了基石,可以说中国纪检监察就是从广州出发的。为纪念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机关所在地设立为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馆。中共广东区委会旧址纪念馆,馆舍为坐南向北,内有门相通的三层砖木结构楼房,总面积约700平方米。如今中共广东区委会旧址纪念馆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次的参观,我了解到了我党首个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创办历史,并且对如何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如何同贪污腐败行为作斗争有了更为直观和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那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奉献出自已的青春,甚至是生命的老革命家感到敬佩。

20210826231035821.png

经过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刻认识了一个个为夺取革命胜利、为自由而战的英烈,更加深刻了解了红色精神的精髓。他们大义凛然的气魄让每一位参观者都为之震撼,更让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辈定当不负历史重托,无愧人民选择,继承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潮头勇挑重担,发光发热。(图文/会计学院曾兰倩 冯绮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