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了落实艺术设计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六个一”活动,作为湖南人,7月17日上午我来到新民学会旧址(暨蔡和森故居)参观。
新民学会旧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下,是一座竹篱斜护的古朴农舍,5间青瓦白屋,几株香樟,石径弯弯,菜畦横纵。100多年前,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在此开会,成立了新民学会,从成立到1921年学会活动终止,新民学会在传承湖湘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培养革命人才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成为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影响最大的进步团体。
1985年邓小平、陈云同志分别为新民学会题词“蔡和森故居”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 2021年6月19日,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进入会址,映入眼前的虽然只有几张桌椅,但耳边仿佛回响起会场热烈的讨论。看着陈列的一张张照片及房间的陈设,仿佛看到了毛泽东、蔡和森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探讨救国救民的大事。 仿佛看到了他们即使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依然积极乐观的生活、锻炼身体的场景,看到了毛泽东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借住蔡和森家,和弟弟毛泽民一起拍的照片,蔡和森在这里租住后,同学毛泽东、萧子升、张昆弟等经常到他家来聚会、他们经常进行三浴,即太阳浴、雨浴、风浴。他们经常在这院子里锻炼自己的体魄,陶冶自己的情操。
新民学会是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的一个革命团体,从最初的“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到“五四运动”后将宗旨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毛泽东、蔡和森领导下的新民学会及其会员,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而得到进一步历练和成长。“五四”运动期间,该会高举反帝反封建旗帜,联合长沙各界反日爱国力量进行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为我国近代革命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领导和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民主革命实践活动: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领导湖南五四运动、成功驱逐军阀张敬尧、参加湖南自治运动、创办《湘江评论》和文化书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进程。在法勤工俭学期间,蔡和森接连给毛泽东写了11封长信,其中,1920年8月13日,蔡和森给毛泽东写下了第一封讨论关于他的建党主张的信。同年10月,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新民学会的基础上诞生了。它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思想上、组织上、干部上作了重要准备。这里不仅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阵地,还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启调查研究与革命实践的地方。新民学会在中国革命史上,被誉为“建党先声”。
作者在蔡和森故居前留影
新民学会“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宗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有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新民学会的先进分子从青年时代就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树立起“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崇高理想。经过不断努力探索,他们日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作为党务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百折不挠,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图文/艺术设计学院李建华 值班编辑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