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河南信阳举行,本届年会以“面向2030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国家行动和高校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员400余人参会,研讨高等教育现代化前沿课题,聚焦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我校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曹叔亮参加了年会。
10月19日上午,学术年会开幕式在信阳师范学院举行,信阳师范学院校长李俊教授,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副书记、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郑邦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应强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阎光才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发展处研究员杨颉作、上海教育研究院张珏研究员分别做《面向2030:双一流建设的愿景与现实》、《挑战与突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2030愿景》、《面向2030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若干关注与启发》的专题报告;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宋争辉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顾建民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应强教授分别做《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现状与出路》、《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制度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的大会报告。
19日下午,年会设置三个分会场,每个分会场由四个高等教育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之后开展自由讨论与交流。众多专家学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特别针对“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新论断、新思想进行了研讨。19日晚上,学术年会首次设置导师报告会,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胡建华教授做《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的报告,详细解析当前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若干热点话题与前沿理论。
20日上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洪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卢晓中教授、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蔡文伯教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马凤岐教授分别做《大学常态的追问》、《制度建构的人文向度——着眼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建设》、《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高等教育质量:谁的标准?》的报告。闭幕式由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应强教授主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阎光才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廷柱教授就有关学会工作情况作了说明。(图文/发展规划处曹叔亮)
学术年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