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我校在国际会议厅召开中层干部会议,传达上级相关会议精神。副董事长谢少华、校长黄大乾、党委书记刘剑锋、党委副书记李纯英、副校长刘跃南、副校长沈根生等校领导出席了会议,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黄大乾校长主持。
会议主要由刘剑锋书记传达“2016年广东省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广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推进会”等上级会议精神。
刘书记在传达2016年广东省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中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对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在传达广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时,刘书记提到,今年有近80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求职,约占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十分之一。我们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最后,刘书记重点传达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推进会的会议精神。刘书记指出,对“创新创业”的说法界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第一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第三要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第四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其次,刘书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背景做了详细的介绍。接着,刘书记用六句话引导与会者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进行解读,一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之后,对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和永恒主题;三是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动力所在;四是创新强校工程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引领工程;五是创新创业是重要突破口;六是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根据省教育厅的会议精神,为了强化认识,我们需要认清三个误区,一是狭隘的理解,把创新创业等同于创业,把创新创业等同于就业;二是“急功近利”,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是开展一些商业活动,以及“拔苗助长”,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是培育几个创业典型;三是在某些措施上面,更改了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将就业指导课程包装成创新创业课程。目前,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即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不健全、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联系不紧密、与社会实践脱节、教师的素养不够高、教育模式传统化等。因此,在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和目标是建立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最后,刘书记传达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要从以下具体任务和措施来推进此项工作:(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3)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4)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5)改善创新创业实践条件;(6)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机制;(7)深化校政行企协同育人;(8)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9)改进创新创业指导服务;(10)建设校园创新创业文化。
黄大乾校长在对会议进行总结时说到,“创新”是面,要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创业”是点,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社会的变革发展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学校的转型发展、“十三五”规划等融合在一起,结合建设全国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踏踏实实的把该项工作做好。
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我校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夯实教育事业基础,加快全国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综合办公室胡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