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八届广东白云学院科技创新节上,作为学校科技节项目主要项目之一,由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主办的科技创新成果展掀起热潮。活动聚焦仿生技术、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等前沿科技领域,为全校师生献上了一场的科技创新盛宴,校园内处处弥漫着浓厚的科技氛围。
新工科工程技术中心合影
展览现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凭借卓越的创造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技项目其中。一款仿生蝴蝶扑翼机成为了全场焦点。该设计巧妙运用轻质材料与精密机械结构,精准模拟蝴蝶翅膀扑动的每一个细节,再配合智能控制算法与微型传感器,实现了低能耗、高灵活性的空中飞行,其飞行性能与稳定性之高,令人赞叹不已。
仿生蝴蝶扑翼机
在地面动态平衡控制领域,学生们同样表现出色。智能自平衡独轮车充分展现了学生对STM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他们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完美融合。通过陀螺仪传感器与先进的控制系统,独轮车能够精准调控自身动态平衡,这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实践驱动创新”理念的生动体现。
智能自平衡独轮车
多足运动控制也是此次展示的亮点之一。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六足仿生蜘蛛,巧妙融合传感器数据、控制算法和驱动执行器,实现了多足的精确运动控制。设计者还创新性地加入了无线模块,使得数据交换更加便捷高效,充分彰显了他们对机械仿生学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
六足仿生蜘蛛
在智能运输领域,学生设计的智能物流搬运小车堪称杰作。该小车基于STM32、树莓派嵌入式开发,融合了OpenMV视觉、红外和 IMU 多传感器技术,并结合先进的路径规划算法,实现了高效、精准的物流搬运功能。小车搭载的ARM Cortex-M4处理器和编码闭环电机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硬件组装、代码调试及场景模拟实践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智能物流搬运小车
此外,现场的 VR 设备体验区也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的模拟环境,体验者通过手中的控制器,全身心地投入到虚拟的设计场景中,通过肢体动作与虚拟环境进行自然流畅的交互。这种沉浸式体验打破了现实空间的限制,不仅为体验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享受,更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生参与科技创新
广东白云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一直以来都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此次科技创新成果展,不仅是学院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度肯定。它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绝佳的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励着更多学子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展望未来,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广东白云学院的学子们将继续砥砺奋进,追求卓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图文/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马嘉锐、付天同 责任编辑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