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旅”创新高——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者

发布时间:2023-08-30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广东白云学院组建了来自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等十余名优秀学生成立了“旅创新高”乡村振兴队,依托广东省科技厅农村特派员“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及果蔬采后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于2023年8月15日至8月30日在指导老师刘芳文、周金伟、原慧丽、郭洋等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广东韶关南雄市珠玑镇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墙绘、拍摄宣传视频等方式深入农村基层,以多元化的社会实践形式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 1.png

 团队成员开展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

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助力新农村建设

8月8日,该团队科技特派员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李林、党总支书记刘芳文、周金伟、黄玲老师来到广东南雄珠玑镇,与驻镇工作组胡飞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莫楚群探讨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珠玑镇党委吴沁蔚副书记表示,前期已完成了第一期主题墙绘,并邀请了农业经济管理专家帮助村民在种植葡萄、沃柑、三华李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广泛称赞,结合珠玑镇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吴书记希望立足珠玑文化和区位优势,打好文化牌,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初步确定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和工作内容。

图片 2.png

 学校科技特派员团队成员与珠玑镇党委书记及工作组相关领导合影

随后,广东白云学院“旅创新高”乡村振兴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在珠玑镇灵谭村、塘东村调研了当地乡村风貌、基层治理及产业发展现状,并前往珠玑古巷、灵潭农民暴动策源地馆、南雄少年军校总校、寄心小院等地进一步了解当地人文历史、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等特色,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南雄珠玑镇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题进行研讨,分析和总结了珠玑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入认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很多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积极探索“党建+农业+文创+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新思路。

图片 3.png

走访调研

学思践悟,寻访红色足迹重走长征路

灵潭村是原中央苏区县红色革命老区村,有着丰富的红色人物、红色遗址和红色事迹,它是革命烈士钟蛟潘的故乡,也是南雄农民暴动的策源地,可以说红色文化是灵潭的“魂”。实践团队成员来到珠玑镇灵潭村,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地探访,了解到南雄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其中“红四军乌迳脱险”是南雄苏区人民对我们党、对红军、对中国革命作出的一次重大历史贡献,也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最好体现,以高质量党建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力”。

图片 4.png

前往灵潭农民暴动策源地馆追寻红色足迹

“一个地方党支部、一个人、一封信救了我们党,救了整个红军。”围绕“红四军乌迳脱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团队成员为珠玑镇的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场以“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红军长征韶关站”为主题的党史主题情景模拟素质拓展活动。该活动不仅以微党课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红色革命重大事件,还以“拼绘心目中的中国地图、讲解韶关红军长征路小故事以及红军小战士来挑战”等素拓小游戏的形式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感受那段艰苦卓绝而又伟大光辉的长征历程。在重温这些长征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长征精神,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

图片 5.png

开展主题微党课及党史主题情景模拟素质拓展活动

同心筑梦,用青春画笔勾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珠玑镇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的需求,广东白云学院“旅创新高”乡村振兴队指导老师和成员们顶着炎炎烈日将红色文化写进乡村,用青春画笔勾勒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墙。其中,墙面主要以红色为基调,整体结构布局合理,教育主题鲜明突出,雄伟的长城以及华表柱图案美观大气,让人耳目一新,向村民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使墙壁成为乡村教育的“无声课堂”,促使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文明风尚浸润人心。

图片 6.png

 墙绘创作过程

通过几天的墙绘创作,团队成员从打边框、勾画主体、填色到后期修正,每一个图案精雕细琢、每一个步骤精益求精,背后折射出的则是团队不惧烈日、无畏风雨、反复打磨、反复修改的印记。在墙绘过程中,也吸引了众多小朋友们驻足观看,团队成员还利用休息间隙,指导小朋友们开展墙绘,培养小朋友的绘画兴趣。回顾墙绘的整个创作过程,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使我们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图片 7.png

墙绘完成后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合影

政校合作,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农业是基础,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旅”创新高乡村振兴队多次与珠玑镇党委及驻镇工作组开展政校合作座谈会,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推进方案及措施。结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通过座谈、交流和沟通,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项目组团队指导老师还表示广东白云学院拥有丰富的农业专业人员和核心技术,可以依托广东省科技厅农村特派员“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及果蔬采后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因地制宜的从种植、养殖、冷链、预制食品开发、新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项目支持和技术支持,多措并举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以及促进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图片 8.png

双方交流探讨后续乡村振兴工作措施

团队成员也表示将以互联网平台为基底,通过短视频、vlog等新型带货形式为当地农特产品吸引流量,以及运用大数据推荐吸引消费者,为珠玑镇特色旅游景点和人文风俗宣传推广,做优文旅品牌形象,推动珠玑镇文旅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造多样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图片 9.png

在珠玑镇塘东村党群服务中心挂牌“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东白云学院旅创新高乡村振兴队成员在珠玑镇三下乡社会实践过程中,着力解决了农文旅融合发展中的“融什么、怎么融、如何融”等问题,取得了较为丰富的调研收获。同时,通过多样红色文旅活动,不断加深了对珠玑镇农文旅发展的认识。接下来,广东白云学院将持续汇聚各方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智力和人力优势,为珠玑镇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支持,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多维度参与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当中,自觉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大潮,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文/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刘芳文、黄玲 工商管理学院李钦颖、教育学院郭洋,图/工商管理学院原慧丽、谢华锋 责任编辑赵利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