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课程系列报道】 《XML技术》: 软件应用技术开发类课程全案例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29

“我们这门课程已获得‘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出版对应教材1部,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国家级优秀奖1项,获得省级二等奖2项,获得校级一等奖3项、校级二等奖1项,开发相应教学辅助软件15项,发布电子书1部。”徐宝林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这门课所获得的一系列成果。

软件应用技术开发类课程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扮演重要角色,以案例为载体开展教学是这类课程的典型特点,“XML技术”在一流课程建设中,创造性地引入了全案例教学。全案例教学一是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避免为讲理论而讲理论,理论知识教学源于案例发现;三是以“做中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更符合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1.提升教育理念,丰富教学资源

所有平台资源均面向社会公开:全部资源集成发布在“超星泛雅”平台,面向社会公开;主要教学文档及主要教学视频发布在“超星泛雅”平台,面向社会公开;系列教学短视频发布在“哔哩哔哩”平台,面向社会公开;教学轻课件(主要是扫码学习资源)发布在“91速课网”,面向社会公开。

(1)良好的可持续建设性

所有资源原创,确保资源的及时更新与发布、确保资源建设可持续性。

(2)资源差异化发布

在多平台布局资源且采用差异化策略在各平台发布资源,确保资源访问有多种可选方案;即使在教学高峰期,也不必担心网络拥堵;资源布局及资源发布策略如图1所示。

图片 1.png

图1资源布局及资源发布策略

(3)满足弹性教学需求

各平台资源特色各异,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各平台资源特色见表1所示。

图片 2.png

1 各平台资源特色

(4)教学案例丰富

丰富的教学案例,便于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活动。已开发教学案例5项:“基于AJAX技术的XML数据远程操作测试软件”、“基于JAVA后台处理的XML数据操作测试软件”、“基于XML存储的HTML工具箱软件”、“基于XML存储的图书管理系统”、“基于XML存储的岭南煲汤字典软件”。以上教学案例软件已获得软件著作授权并投入运用。

2. 导学、督学、促学、助学相结合,构建学生学习体系

(1)导学

问题讨论导学:在课前或课中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典型事例如图2所示。

图片 3.png

图2 问题讨论导学

章节衔接导学:每章的最后一节做恰当高阶性设计,引导学生在现有知识储备基础上做一定跨越式探讨,为下一阶段学习做准备。典型实例如截图32所示,每一章最后一节均设置了“任务推进思考”,为学习下一章做铺垫。

图片 4.png

图3 章节衔接导学

(2)督学

一是在线签到督学,利用超星平台实时控制签到,监督出勤,如图4所示;二是随堂测验督学,发布随堂测验实现一定程度课堂督学。

图片 5.png

图4 签到督学

(3)促学

一是单元测试促学:利用超星平台发布“单元测试”促学。如图5所示;二是项目作业促学,利用超星平台发布“项目作业”实现促学,一般在学习3至5周后即发布项目作业,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学习,目标更明确。如图6所示。三是扫码学习促学,利用“91速课”平台发布扫码微课视频,方便手机扫码学习及分享。

图片 6.png

图5 单元测试促学

图片 7.png

图6 项目作业

(4)助学

一是教案文档助学:发布教学辅助文档,以方便预习。二是电子书助学,发布了电子教材,方便学生系统阅读;三是微课视频助学,在“哔哩哔哩”平台发布了全部微课视频,以方便移动端进行分布式学习;四是教学软件助学,利用““超星平台“及结合““百度网盘”发布了系列教学软件压缩包,以方便学生下载助学。

这门课程所有章节均开发案例文档及案例运行网站,已在线部署案例文档及案例执行网站。并且所有资源原创,确保资源的及时更新与发布、确保资源建设可持续性。在多平台布局资源且采用差异化策略在各平台发布资源,确保资源访问有多种可选方案。(图文/教务处冯燕珠、机电工程学院徐宝林 责任编辑曾进)

图片 8.png

图7 授课现场

图片 9.png

图8 授课现场

图片 10.png

图9 授课现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