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93年前,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革命活动家夏明翰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行刑前,他挥笔写下这首气壮山河、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是共产党人坚守信仰的一面旗帜、永远的丰碑,一直为人们所传颂,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不惧牺牲,英勇奋斗。
为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英雄先辈的光荣事迹,真正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到实处,7月24日,我来到了位于湖南衡阳的夏明翰故居,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和革命胜利不畏牺牲、慷慨就义的高尚情操,切实感受到了他们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以及挚诚的家国情怀。
夏明翰出身豪绅家庭,家境优渥,其故居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余家组,这是一座有着四十多间房屋的深宅大院,典型的清代湘南民居建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80余年。故居内夏明翰生平事迹陈列馆立有夏明翰铜像,展出了近400余件相关文物,以“铁一般的信仰”为主题,分追求主义、践行主义、献身主义和传承主义四个篇章,全面展示了夏明翰的生平事迹。是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红色旅游景区。
夏明翰,字桂根,1900年8月出生于父亲居官的湖北秭归县。童年随祖父、父母先后在湖北、江西等地居住,12岁随父母回到祖籍湖南衡阳,进衡阳县石鼓国民高等小学堂读书。1917年春,夏明翰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湖南,夏明翰和同学们走出校门,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0年秋,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夏明翰来到长沙,结识了毛泽东,成为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的第一批学员。1921年冬,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夏明翰在长沙从事工人运动,参与领导了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
1924年,夏明翰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负责农委工作。他十分注意培养农运干部,保送革命青年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为湖南农民运动培养了大批骨干和积极分子。1926年2月,夏明翰被党调到武汉工作,担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任毛泽东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夏明翰闻此消息,悲愤地写道:“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1927年6月,夏明翰回湖南任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同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夏明翰参与发动秋收起义。10月,湖南省委派他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领导发动了平江、浏阳农民暴动,有力地配合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1928年初,夏明翰被调往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临行前,他向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告别,赠予妻子郑家钧一颗红珠,并附诗:“我赠红珠如赠心,但愿君心似我心。善抚幼女继吾志,严峻考验不变心。”
1928年3月18日,因叛徒出卖,夏明翰在武汉不幸被捕。在狱中,不管敌人怎样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他志坚如铁,宁折不屈,视死如归,没有向敌人透露半点党的秘密。审判官假惺惺地劝他不要固执,要他为年轻的自己、年迈的老母、贤惠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三思。夏明翰放声大笑回答:“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已不是三思而行,而是百思已定了”。
夏明翰在牺牲前的最后一夜,用半截铅笔写下了三封家书。
夏明翰在母亲的鼓励和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想起慈母的谆谆教诲,夏明翰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用泪水送儿离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夏明翰与妻子郑家钧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他在信中回忆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和携手走过的革命岁月, “亲爱的夫人钧: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想着幼小的女儿,夏明翰抑制不住对妻子、对女儿的强烈思念,他用嘴唇和着鲜血与泪水在家书上留下了深深的吻痕。
夏明翰的大姐夏明玮对党的革命事业表示深深的理解和同情,他在长沙从事地下工作时,就住在大姐家里。他忘不了大姐对自己的诸多照顾,对革命事业无私地支持和付出,“亲爱的大姐,你为我坐监牢,外甥为我受牵连,我们没有罪,我们要斗争。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在生命的尽头,三封家书字字情切,饱含着夏明翰对家人的思念和期望,也彰显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
1928年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当敌执行官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夏明翰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牺牲时年仅28岁,他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的光辉形象如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党和人民的心中。
夏明翰烈士出身名门望族,一个富家少爷,告别安逸的生活走上革命道路,用自己短暂却辉煌的一生,践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我们一定继承和弘扬夏明翰烈士铁一般的信仰和担当精神,要从明翰精神中汲取胜寸心、胜苍穹的信仰力量,从明翰精神中砥砺谋幸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明翰精神中涵养敢担当、敢斗争的战略定力。
百年党史,既是固根涵源的营养液、揽镜自照的清醒剂,更是鉴往知来的航标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要不断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阔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在真学真用、真知真行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用实际行动守护好江山,建设好江山,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积极进取,勤奋工作,为学校全面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图文/工商管理学院刘华兰 值班编辑 曾进)
夏明翰故居
夏明翰与夫人郑家均合影
夏明翰牺牲前写下的家书
夏明翰铜像前留影
夏明翰党性教育基地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