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美好启程,黄大乾校长为2021“点题”

发布时间:2021-01-23

    1月21日下午,学校中层干部会议在国际会议厅举行,校长黄大乾对2021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他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树立新发展理念、形成新发展格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黄大乾校长讲话.png

                                                                         黄大乾校长讲话

    党委副书记易钢,副校长吴立平、程玮,校长助理肖军田、李红英、陈峰出席会议,学校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北校区相关人员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参加会议。

    会上,党委副书记易钢,副校长吴立平,校长助理肖军田、陈峰分别就党建、教学、招生和寒假期间疫情防控与校园安全工作进行了部署。

    校长黄大乾在会上指出,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学校积极推进在线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各方面工作取得骄人成绩:学校成为全省首批“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示范学校,全省首批高校党建示范校通过验收;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学校;2个专业成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15个在线教学案例获奖;学校“广东省净菜保鲜包装装备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学校成为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的发起单位和副会长单位,3个产业学院入选《广东省产教融合试点建设方案》重点建设项目;学校获批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10项,13个项目获得省“攀登计划”立项;学校出台了一系列人事与分配制度并顺利实施,产生了良好效果。学校与10个国家28所大学开展60余个国际合作项目,对全校15个专业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国际特色改革,并对接多所国外大学的课程。学校呈现出 “人人有亮点,个个有贡献;院院有特色,处处有精彩”的崭新局面。

    针对2021年重点工作,黄大乾指出,各二级学院和职能处室要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制定分规划,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凝练教学成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争取立项8至10项省级教研教改项目。坚持成果导向,培育凝练1至2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进一步加大一流专业、课程建设力度,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立项建设50门左右校级特色课程,力争建成2至4个省级一流专业和4至6门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努力建成1个以上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要总结1+X证书制度试点经验,完善1+X证书运行及管理制度,推进1+X证书制度切实落地实施。要凝聚科研力量,柔性引进学科带头人,争取建成1个以上省级科研平台,力争成为省硕士授权培育单位。继续加大力度,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做强教师队伍。要加大与国王学院“2+2”合作项目、英国里士满大学双学位项目等工作力度,帮助有意愿的学生继续修读国王学院、里士满大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硕士课程及获得相关学位,培养国际化人才。2021年,学校将大规模搬迁新校区,各部门要统筹规划,做好搬迁工作。

关于寒假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黄大乾强调,要按照 “一独立”“三全”“四精准”“五管”“六分”的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建议师生员工非必要不离粤,非必要不到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到境外。要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排查和掌握师生员工旅居史和健康状况,坚决做到排查全覆盖、无遗漏,重点人员情况清、底数明。(文/党委宣传部曾进 图/党委宣传部吴斌 值班编辑/曾进)

                 会议现场.png

                                                                              会议现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