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中午,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全体教工党员在线举办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书分享会。党员教师们在会议上慷慨激昂、畅所欲言,畅谈他们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心得体会。
教工党支部书记杨勇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书中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重大观点,深化了对党执政兴国、构建人类发展命运的认识。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发展战略,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高校教师应该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及时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积极正面成长。
郭小曼主任发言说,她对乡村脱贫攻坚战的事迹印象深刻。对于全球范围来说,中国的脱贫攻坚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党社会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并将人民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能力的优势。
黎超副院长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结束的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讲话中,总结了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年来取得成就,提出了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经验。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第一动力,在当前形势下,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特区成立四十周年的经验借鉴来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卫利珍主任说,她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感受深刻。社会工作系近期开展了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工作,了解到政府对留守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关注及对他们的帮扶投入巨大,使得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同时,教师应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路,向学生传达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启发和引导。只有维护好我国的政治体系,国家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与会党员同志一致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独特的原创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其重要论述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大家表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并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图文/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婷、鲁碧英 值班编辑/曾进)
参会代表腾讯会议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