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学院新校区系列报道之五【景观篇】

日晷广场:一处气韵独特的标志性建筑
发布时间:2019-04-16


日晷.png

要描绘新校区,必须给日晷广场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日晷广场的地位都非同寻常:从园林的角度,它是当之无愧的核心景观;从建筑的角度,它是名副其实的“地标”;从出行的角度,它又是理所当然的“交通枢纽”。

世界上标志性建筑很多。远的,有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有纽约的自由女神,有伦敦的大本钟;近的,有北京的鸟巢,有上海的东方明珠,有广州的“小蛮腰”。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一看到它就可以联想到其所在区域、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学校的名片和象征!


日晷广场的晷针直插云霄.png

日晷广场的晷针直插云霄

标志性建筑必定气韵独特。标志性建筑不仅区位优势明显,建筑本身也应该出类拔萃、独树一帜。"日晷"的创意,是用6000年前巴比伦人的计时仪器,把阳光、大地、时间、空间这些元素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由“光阴的故事”构成的校园地标。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日晷广场的设计,晷针变成了两根斜塔,晷面则变成了圆形的广场及环绕广场的风雨连廊。可以说,日晷广场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勾勒出一个气韵独特的标志性建筑。

标志性建筑必定挺拔秀丽。日晷广场的两根晷针高达50米,从学校的东西南北、四面八方,都可以远远望见高高耸立的斜塔,为了不遮挡从东向西观看天际线,设计公司还在一进校门的迎宾大道上,故意不种植高大的树木,以保证从校门方向望去,日晷广场一览无余。

近距离观看日晷,你会发现,日晷广场不仅有高度,更有“深度”:它将低洼的地形顺势做成一个下沉式广场,使得整个校区的地形富于变化,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增加了校区的层次感、纵深感。

阳光下,日晷用不断变换着它的光影,为白云学子讲述着光阴的易逝;黑夜里,日晷守护着静谧的白云校园,成为白云学子的“守护神”。

无论从哪个方向,都可以望见“日晷”挺拔的身影.png

无论从哪个方向,都可以望见“日晷”挺拔的身影

标志性建筑必定有艺术范儿。千百年来,无论是地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还是子午式日晷、卯酉式日晷,日晷在世界各国生发出万千变化,但景观设计公司没有拘泥于任何一种日晷的具体形态,而是结合校园的文化特征、地形地貌,将日晷打造成了一件颇具观赏价值的抽象的建筑精品,这处建筑甚至可以浓缩制作成为艺术品、礼品,代表白云学院馈赠给尊贵的客人。

风雨长廊是交通枢纽,也是观景平台.png

风雨长廊是交通枢纽,也是观景平台

日晷广场除了拥有观赏性,实用性性方面也一点也不弱。只不过它的实用性已不在计时,而在交通:日晷广场是校区的交通枢纽。校区”Y”字形轴线的交汇点在这里,在校园内行走,无论是由东到西,还是由南到北,都要经过日晷广场。日晷的圆盘在这里变成了一个环绕广场的“风雨长廊”,师生下课后,可以直接从二楼或三楼连通长廊返回宿舍,一路风景,轻松回家。

艺术广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png

艺术广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围绕日晷广场这个标志性建筑,设计公司在其周围配套规划了文化广场、水景露台这样的延展性景观,让广场变成了师生们休闲的去处、娱乐的场所、交往的空间。傍晚时分,人们可以在艺术广场上唱歌、跳舞,表演节目,举办节会,也可以安坐在水景露台上,默坐移时,静思遐想,细细品味广场上涌动的人文“风景”。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日晷会用日日夜夜的恒久守候,向白云学子演绎一段关于青春和光阴的故事。(图文/党委宣传部曾进、大学生记者石小川、陈炎艳)

Baidu
map